主动学习

顺藤摸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个优秀的人,他所关注的事物、学习的对象、所处的环境,很可能也相对是更高质量的。

所以学习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找到优秀的人或者物,然后顺着这条线往下挖。

例如我看一本书,觉得书不错,就可能顺着去做如下的事情:

  • 研究这本书的作者,他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受过什么人、什么思想的影响
  • 看这本书当中推荐、引用了什么其他的书籍、思想、人物,去研究这些引用到的
  • 看有谁在阅读、推荐这本书(例如搜索一下互联网、豆瓣相关的书评),推荐的有质量的,这些人还发表过什么内容

这样下去,往往一本高质量的书籍,一个高质量的人,能带给我很多很多。

在进入微软后,我做了一件事情。

在公司打开Outlook,点击特定的联系人,可以看到他加入了什么公司内部的邮件群组。

我当时就看,我的老板,他都加入了什么微软的邮件群组呢。

单纯看这些,对比一下我看到的其它同事,我意识到,我的老板,明显要比大多数同事,关注面更广泛。例如他关注了很多市场类的讨论组,像什么竞争销售电子刊物啊之类,而其它同事的里面就很少这个。

微软内部的邮件群组,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讨论组,聚集一群人,交流导向。
第二类,是内容导向,例如电子刊物的推送。

如果用今天微信打比喻,前者像微信群,后者像公众号。

这些里面,有很多资源。

我就跟着老板的列表,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群组,也就尝试加入。

我加的这些邮件群组,其中有部分,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无论是对我在微软的工作,还是整个人生。

支持员工 vs 限制员工

这些邮件群组,有些是公开的可以立刻加入,有些是私密的没法加入,还有些是需要特定权限申请和批准的。

例如当时我想加入一个叫做「竞争销售电子刊物」的群组,提示对于普通员工,需要经理的批准才能加入。

于是我输入了一个申请理由,系统自动发邮件提示我老板,我在申请这个,是否批准。很快老板就批准了。

后来,我的第二任经理,在对待员工申请权限的态度上,恰恰相反。

基本上是,工作你需要什么权限,第二任老板都会跑过来问你,为什么你需呀这个权限呀。这样,你尝试不要申请,有事情找其他有权限的人,帮你转发不就行了嘛?

大哥,我是要工作,这些权限是对完成工作的基本支持,干嘛我要找别人去做,那老板你能让我别干这件事情嘛。

你还别说,老板的态度就是,能不干就不要干,哪怕对公司有价值,但是要我给你批权限,那就别了。

核心是,我的第二任经理,不愿意承担责任。

这就跟第一任经理,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一任老板,对员工的态度,支持员工,信任大家是要把事情做好的。需要他帮助的,例如申请权限,他通常都会尽力去做。

论学习的主动性

前面我谈到的「顺藤摸瓜」的思路,不仅仅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是被动式的学习,用四川俗话讲「癞虾蟆戳一步跳一步」。

后来我在知乎上,分享了很多关于职业方面的内容,然后就收到一系列的求助内容。

关键是,这里面很多问题,我都在知乎上写过文章或者回答过问题了。他们只要点击我在知乎上的头像,就会进入主页,然后主页里继续点,就可以看到我的文章、回答列表。

例如我在知乎上,如果觉得某个人的内容不错,就可能把他发表的文章、回答的问题都翻一遍,甚至看他有没有公众号、写没写过书,如果有也顺着去爬。

然而,大多数人根本就不会这样做,上来就抛出一个问题。

既然他们邮件咨询我,通常是他们已经看过我的某个内容,觉得还不错。那么,难道不能先把我已经发表的东西扫一遍吗?上来就发问这种,往往是把人当作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真正重视对方想要学习。

这件事情你要跟对方说吧,他们多半就会说「啊,我不知道还可以这样做啊」。这个理由很多时候也成立,但往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们本身就缺乏学习的习惯、动机,依赖性强。遇到问题就想要别人能帮自己搞定,要自己去学习提升,那就不一定了。

要说爬一个人的内容,估计很多人的回答就是我没时间啊。是啊,没时间干这个,但是有时间刷微信、刷抖音、打游戏。

我不是说后面这些有什么不好,而是说,其实一个人所谓的没时间,只是他们觉得不够重要,不愿意花时间而已。

微软图书馆

微软内部有一个网站,叫做mslibrary(微软图书馆)。

在发现这个网站后,几个月。每天晚上我加班工作,还花时间研究mslibrary的内容。

那上面有很多很多资源,例如,微软购买了各种刊物的电子版,以及各种第三方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市场调研信息服务。

注意那是2004年,互联网的资讯并不丰富。而微软启动这个网站,更在那之前。

微软花了很多钱,买下各种资源,以及自建资源,对于想要学习成长的人来说,就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例如当时有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会访问mslibrary,重点是看各大第三方机构,例如Gartner等公司,各种各样的对IT细分市场的研究报告。

我并不关注里面的具体数据,而是关注他们研究报告的结构,例如他们怎么看待市场,逻辑是什么,这些逻辑框架,对于我建立对市场、技术、产品的认知体系,非常有帮助。

我在第一家公司,有很多问题,一直思考没有答案。然而在微软图书馆里找到的资源,很快就发现了,原来很多问题别人已经系统化的研究过了,站在这些人的肩上,才能有所建树。

就像《为学》里面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以我当时的感受,微软,是少数的,真正致力于让员工站在他人肩上的公司。这是它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性的差异。

当时我的感觉,就像是老鼠掉到了米缸里,有种幸福感。不仅仅是微软图书馆,而是整个微软,对于想要学习的我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当然,这些资源,到底能发挥出什么样的能量,还是要取决于一个人自己。如果没有主动性,那些资源也就是摆在那里。

从美国借书

微软图书馆,也有实体的书籍,员工可以借阅。

我记得当时我很吃惊的一点是,书籍在美国总部,可以直接在上海借阅,公司会把书送到上海。而且借书期限内,是免费的。如果超过了期限没还,会向员工所在部门收超期费。

这件事情在当时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能力,一家公司内部还有这样的服务?

那时候中美之间的快递费用,大概是几百块吧?

我还借了两本书,确认这事是真的。

收到书的时候,我挺感慨,觉得怎么说呢,大概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就是觉得这家公司,是真正考虑到想要学习、渴望成长的员工,需要什么服务的。

打印无限制

刚进入微软印象很深刻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每个楼层都有文具间,里面摆着各种笔啊、笔记本啊什么的。

还有高速打印机,以及一大堆的打印纸。

当时同事就跟我说,如果有什么电子书籍、资料,看着太费劲,你可以打印出来看。

我记得当时还问了一句:是可以全部打印吗?没有数量限制吗?

同事说,你想打多少就打多少呗,只要工作需要。

然后我想起,貌似同事们的桌面上,通常都有一堆打印出来的书籍资料。

我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第一家公司,曾经有一次,工作项目,需要我研究一本书,是英文本,还没的卖。

我好不容易找到电子版,看着太费力,想要打印出来。

然而,那时候公司的打印纸,是在后勤管理的。问后勤要,还需要写申请部门经理批准。

我写了个申请,部门经理批了。然后后勤说,什么书也要打印出来,没这个先例啊。公司经费不能浪费啊。你看电子版好了。

所以吧,我到了微软,感受就是,第一家公司吧,可以说只有管理员工,没有服务员工。而微软,是在服务员工上,做了很多工作。

这些工作,一个刚毕业就进入微软的人,未必能感受到,因为没有比较。而我这样,从其它公司进来的,感受就很深刻。

一家致力于让员工更好的成事的公司,和一家致力于防止员工做错事的公司,有本质的差异。

在前一种类型的公司中,后勤往往是低调隐形的,因为他们把服务工作做的足够好,就难以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而后一种类型的公司,后勤往往很显眼,因为他们经常让事情干不成,从而站在了焦点上。

专家列表

进微软后的不久,有天经理给我们新员工,每个人发了一张列表。里面是服务中心里,各个产品技术领域的员工的列表,包括负责领域、技术专长、所在部门、电话和邮件。

经理说:「我们中心的同事,往往都是特定领域的专家。而且整体来说,同事们是有分享精神的。你们如果特定领域遇到问题,可以尝试寻求他们的帮助。但是要注意,做好自己的基本功课,珍惜同事的付出」。

的确,这些专家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好多次,通过咨询他们,我解决了各种问题。

但这样的前提,是要做好自己的功课。

通常遇到问题,我的流程一般是:

第一步:自己解决,包括自己思考以及搜索相关资源。

第二步:如果觉得团队内的同事可能有思路,那么直接咨询一下团队内的同事,离得近就直接问就行了。

第三步:尝试把问题写下来,包括问题的描述、已经采取的措施、期望的结果、期望得到的帮助等,发邮件给相关的讨论群组,等待回应。

第四步:直接找特定的人邮件或者电话咨询。

无论是电话咨询还是邮件咨询,那么我会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我需要去把期望得到的帮助,清晰明确化,基本上对方可以直接电话回应我,不需要特别费脑,或者稍微研究一下就给我回应。

举个例子,通常我描述了问题等之后,都是会这样求助:

  • 这个问题,您觉得整体的解决思路是什么,是否有相关的文档让我可以参考的?
  • 您觉得可以搜索什么关键词,能定位到解决的文档?
  • 在这一步,我应该做什么,才能继续往下走?

总之,既要清晰明确的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情况,同时求助也简单清楚,对方好操作。这样对方也容易帮助我。因为我不需要他们做额外的很多工作,大致就是聊几句就能解决问题。然后我下来继续,直到遇到下一个问题,看是否要求助。

让别人有效帮助我,就不能让对方成本过高。

而大多数人在这一点,很成问题。

举个例子,昨天我收到一个学员的微信,发了一句话,问我「徐老师如何克服自己极端的这个毛病」。

这种问题就是典型的「让人帮助成本很高」的问题。

第一:话题很大,「极端」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就不是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第二:缺乏背景描述。通常一个人问出这个问题,是被某些事情触发的。那么到底什么事情导致了她,问出这个问题?她为什么认为自己极端,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想到要克服?她已经做过什么研究,采取过什么措施了吗?例如是否已经读过什么书,做过什么咨询?效果怎么样呢?

好啦,既然话题很大,背景还不清楚,如果我要接着话题,很容易陷入两个困境:

困境1:要帮她去梳理,把这个背景问出来,这就需要一系列的对话交互,还不一定一次能搞定。因为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思考过,这可能就需要持续的思考

困境2:鉴于话题很大,很难一步解决,我还要帮助她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这样很可能变成,我去给她一个解决流程。这种建立框架性的工作,一般是很累的。

概要而言,这两者会导致一个咨询项目,而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

哪怕我刻意控制,通常这话题一启动,要有比较好的质量,估计半小时算至少。

有些时候很空,我可以偶尔做做这事。但忙起来,哪里会有时间和心情干这个。

反过来,我自己向别人求助,通常就是:

1)把问题描述、发生背景、已经采取的措施、卡在什么地方、期望得到的帮助都讲清楚。稍微复杂一点的,通常都要先写下来,这样确保我真正的清晰描述了问题,降低对方理解的成本,避免让对方来干帮我梳理基本信息的活。现实是,大多数时候,你指望让对方干这种事情,对方就直接放弃了。

2)自己首先建立解决框架,仅仅是让对方在特定环节上,给予明确的帮助。例如「有什么样的文档可以参考」、「我该搜索什么样的关键词」、「这一步我卡住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这样,对方仅仅是在参与我特定的步骤,而不是背上帮我搞定全局方案的大包袱。

我在微软两年多,咨询过很多同事,大多数连见面都没见过。

一方面,我觉得我的求助方式,让对方容易响应。另外一方面,微软的文化,让员工愿意分享,这也是公司提供的给员工的支持环境。

很多人抱怨,说难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其实吧,他们往往是自身就存在问题,把自己该做的事情,扔给别人指望别人解决。这样一来,其他人的成本就太高了。

他们自己,让别人很难帮助到他们。

本质上讲,他们常常是期望别人「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期望别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有意无意,透露出一种依赖性。

而这样的人,往往自身的能力、价值感比较低,屌丝心态重。

因为他们期望让别人代替自己解决问题,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和可能。

饭局上的案例式讨论

相比邮件、电话,更有效的方式,是面对面的咨询。

我觉得我在微软的幸运,是周围有出色的同事,这样有各种面对面咨询学习的机会。

其中,对我成长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就是跟杨老师的饭局。

那时候晚上我们经常加班,因此我也常常跟杨老师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我会提及我处理的客户案例,或者讨论公司发生的事情,问杨老师的看法。

如果是客户案例,我会问他如果是他,可能会怎么处理。

这种饭局上的案例式学习,真是让我收获颇丰。例如杨老师对公司事情的解读,老板们发起这个项目,背后的动机可能是什么,让我这个政治小白,更多的理解了公司背后的人的因素。

而客户案例,通过对比杨老师和我的思路,可以学到很多。

我那段时间情商大涨,跟杨老师的饭局也有很大关系。等于有高手日常帮我复盘啊,亲。这是花几百万市场上也买不到的教育。

而那段经历,我也学到了一点:跟高手交流,在短时间内要有大收益,最好是案例式的学习。这种案例式学习,往往又分成两种途径:

1)把你自己的案例、身边的案例分享给高手,看他们怎么看待这些案例,以及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同时,也尽量分享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给对方,让对方点评自己的思维、行事,往往高手可以针对你的思维、行为,作出更具体的评论。

2)让高手把他们的案例分享给你,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些案例的,是如何处理的、背后的思路是什么

带入案例,就具体生动了。否则很容易问出空泛的问题,有高手也发挥不出他们的能力。

跟关系高手的案例式学习

和杨老师吃饭,我更多的是采用「把自己的案例分享给对方,让对方点评」的方式。而对黄老师,我则是更多的用「让对方把自己的案例分享出来」的方式。

有次,我被大老板教育,说「你呀,还要多学习。例如你看黄老师,balblabla」。

老板给我推荐学习资源,我是立马上心并且行动了。于是我就经常去找黄老师。

记得第一次,我就说「黄老师,大老板教育我了,说你看黄老师balbalbla,你要帮我啊」。我就噼里啪啦把大老板夸奖黄老师的话,转述了一遍。

黄老师看上去挺开心,说:「哪里哪里,互相帮助,互相帮助」。

当时前不久,我曾经在部门里面做过一个分享讲座,主题是「高效工作的7种武器」,关于如何在微软公司,高效工作至关重要的7个效率工具和方法,例如如何有效搜索公司内部资源、公司资源列表等。

大家听了觉得挺有帮助,黄老师那次也来了。

这些算是平时的关系基础。

我就问他:「黄老师,大家都说你客户关系做得好,到底你平时是怎么维护客户关系的呢」。

我们部门是对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的,客户也就是微软在中国的经销商啊、微软开发商等。

那时候刚发生了一件事情。

黄老师有次出差,他管理的一位经销商,就暂时转交给另外一位同事对接。

那位经销商,当时要做一个项目,他就联系微软,希望我们这边给他的客户,做一个在线的讲座。这样一方面是帮助客户理解解决方案,一方面也借此表示,他们公司和微软有密切关系,提升客户的信任。

于是这事最后就由那位临时交接的同事负责了。

然而,出事了……

我那位同事,也是一向工作靠谱,不过那次,她居然难得的忘记了…..忘记了……本来有日程提醒的,她也没看到……

于是,经销商这边,邀请了客户在会议室,等着微软的人上线来做分享。

然后,时间到了,微软的人没出现。

显然,这事对经销商而言,挺严重。经销商很生气。于是一封邮件,投诉到了服务部门的总经理,和销售部门的高层那里。

这封邮件,前面是投诉内容,不详述。

然而,在后面,经销商却用更大的字体,非常显眼的说了一通话。

意思是,尽管我们对这次事情非常不满,然而,负责与我们工作的黄专员,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很关心我们,为我们公司的业务和技术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对他没有任何意见,衷心感谢他的工作。

本来是投诉,最后画风一转,成了对黄老师的表扬信,还让黄老师在高层面前露了脸,这客户关系做的。

所以我问他:「黄老师,大家都说你客户关系做得好,到底你平时是怎么维护客户关系的呢。,比如上次投诉AA的那个客户,为什么他对你印象这么好呢?」

黄老师就给我看他日常跟客户的沟通邮件,说「其实这也没啥,就是做了这些事情」。然后他就结合具体的邮件,跟我说为什么要这样写,目的在哪里。

其实道理吧,我觉得都懂。但是他把他的邮件翻出来给我看给我分析,还举例日常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就收获非常大了,很有实操性,还把一些关键点点透了。

我真是大开眼界啊。回去我就写了篇博客发出来:

游荡到黄老师那里,讨教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经验。

听得满眼发光,回来迅速瞬间总结了7点心得。不过总结出来后发现,好像每一条的道理,自己都是知道的。但是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就像同样是白鹤亮翅野马分鬃,招式也没啥特别的;张三丰使出来,就截然不同了。

然后用这些方法,开始干活。感觉不错,于是我会给他反馈:「上次你告诉我blalalbab,很有用。我用它balbalbalba,今天客户明显很开心」

给反馈,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帮助,产生了效果,否则帮助的意义在哪里呢。

什么消息都没有,你下次又去。久而久之对方觉得,好像你也没有真正重视嘛,告诉你也是白搭,自然冷了。

一方面是让对方看到,他的帮助,真正产生了效果。另外,也要感谢。比如请吃饭。而且,吃饭的时候,还可以学更多的。

请高手吃饭,大概是性价比最高的培训投资。

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黄老师还有一项能力,是培训。他本身到微软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培训。

我那时候想要进入教育培训行业,于是开始想让他分享。

然而他很忙啊,我在想自己老是占用他的时间也不好。就想着怎么让他的分享,变得更有价值。

与其让他对我一个人分享,不如请他来做一个讲座,这样部门里面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这对黄老师来讲,他的分享变得更有价值了,因为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而这也是一个帮助他提升在部门和组织的曝光度、价值度的机会。

这就是杨老师的理念:做事情,要考虑对对方的好处是什么。

打定主意,我就去跟黄老师说:

「黄老师,你看我们现在也经常需要培训经销商什么的,要提升培训能力啊。我很想跟你学这个,但是你的时间太宝贵了,单独教我一个不划算啊。

现在很多同事也有这个需求,这样好不好,我组织一场讲座,你来分享,时间您定,所有组织工作我来。到时候您来讲就行了。这样我可以受益也帮助了其它同事,您看怎么样」。

黄老师答应了,于是我就开始组织讲座,发会议通知。

然后我的老板看到了,说「哎呀最近组织里面正要做培训师项目,希望将来员工首先通过内部培训认证,然后才能对出去对经销商啊、客户啊做讲座、培训。这个正好,我们可以把这个放到培训师培训的项目里面。」

这样一来,这个貌似就从员工自发组织的分享,变成了组织层面的项目,来的人也就更多了。算是公司、黄老师和我的共赢。

那次分享,我学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

黄老师说,培训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无论你做的有多好,时间长了,中间也难免有人会走神。然而好的培训,和糟糕的培训,有一个基本差别。就是好的培训,学员走神了,还可以拉回来。而糟糕的培训,一旦学员走神,往往他们就再也跟不上了。

为什么呢?

黄老师讲,这里面的根本差异在于,高质量的培训,会做到让学员「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例如PPT的每一部分开头,都有清晰的全局议程,以及当前模块的指示。用现在的比喻来讲,就像是开GPS导航,既有全局的大地图,也有当前小地图,清晰的标注自身当前的位置。

这样一来,哪怕学员走神了,他们看着地图,还能清楚自己在哪里,能跟得上整体节奏。

而糟糕的培训,往往容易让学员陷入过多的细节,缺乏整体把握。于是一旦走神,就迷思在一堆树木里,走不出去,就完蛋了。

一直到今天,大多数培训,依然有这个基本问题。

要深究下去吧,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根源是大多数做培训的人,自身就缺乏清晰的全局把控。更谈不上把这种掌控感分享给学员。

而且,这种现象还远远不止在培训领域,工作中比比皆是。

后来我进入培训行业,第一个客户是保时捷,当时我们做的非常好。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够帮助客户从一团迷雾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高手吧,有些时候提点一下关键,也足以让人受用终生了。

对人的尊重

写到这里,顺便想起黄老师的一件事情。

那时候,微软在各地跟政府合作,建立微软技术中心(合资公司)。

有次微软技术中心招聘,微软也派了员工帮助招聘,黄老师也在其中。

通常微软的面试,是1对1的。这次黄老师去面试候选人,技术中心的人想看看到底微软是怎么面试的,就去旁听。

面到一个候选人,一开始旁听的人,就感觉这个人不适合没基础。然而黄老师依然在跟候选人聊天,问问题,互动的交流。

旁听的人开始觉得缺乏耐心,不安起来,后来觉得无聊,干脆就走掉了。10多分钟后回来,面试还在继续。黄老师还是在很有耐心的跟对方沟通,互动。

结束之后,旁听的人问黄老师,这个人明显不合适,为什么你还要继续跟他聊,而不是让他马上走人呢?

黄老师就说,一个人大老远来面试,两三分钟就让他走人,本身就是对人缺乏尊重。理论上讲,应该是简历或者电面阶段就筛选掉。但既然来了,就应该考虑让对方感觉舒服。

而且,这些人即使不能加入微软技术中心,也往往是在行业里面的。让他们觉得面试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得到了尊重,即使没有加入微软技术中心,也依然觉得微软是一家好的公司,尊重人的公司,这对微软的品牌也是一种正面的效应。

我另外一位同事跟我讲了这个故事,感叹说「黄老师的格局,还在某某老板之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