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员工

杨老师

那时候部门里面,流行把经理叫老师。例如我的经理就是刘老师。

然而不为经理却被称为老师的有两人,一位是杨老师,一位是黄老师。

黄老师是货真价实的老师,进入微软就干培训,走过很多地方,培训过很多人。

而杨老师,算是唯一一位例外了。

这种感觉,哎呀,哈哈哈,有点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一人」。

那杨老师为什么会被称为杨老师呢?

据杨老师回忆,是Wendy姐给他上的头衔。「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可是……」

赵匡胤表示:「其实我是真的不想当皇帝的,真的……」

群众们纷纷表示,杨老师你被称为老师当之无愧,因为,你是团队的精神领袖呀。

每当这时候,杨老师就会露出苦大仇深的表情,拒绝这个称号,拿出两个理由:

1)你们这是要害我啊
2)精神领袖没好处啊,没钱拿还要干活,你们看甘地就是精神领袖,有啥好处呢

杨老师是一个讲好处的人。

我刚工作,有次客户的问题感觉搞不定,很惶恐,让杨老师帮我跟客户打电话。

杨老师说:「兄弟,我打电话没问题。问题是,你跟客户沟通,给他的好处是啥呢?没好处为什么他要听你说呢?」

这个好处,不是说什么塞红包,而是说应该先思考,这通电话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啥。

我靠,我当时听到,就觉得醍醐灌顶啊,这才是本质嘛。闻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

一直到今天,大多数领导、公司面临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搞清楚,到底他们给他人、客户、员工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有次我有事要找杨老师帮忙,跟他说你要力挺我啊,杨老师回复说:「只要有足够的好处,当然我会力挺你啦」。

那么,到底要什么好处呢?

杨老师简单的概括为4个字:「金钱美女」。

后来新上任老板表示,大家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要有觉悟,要有逼格。于是杨老师把自己的目标PS了一把,变成了「事业爱情」。

收费是为你好

那时候我们部门,有一个挑战。

我们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例如经销商、软件开发商等)。服务内容,根据性质的不同,有免费的和收费的。

如果是完全收费也就算了,很大一部分基础服务是免费的。这导致跟客户(也就是微软的合作伙伴)沟通中,突然跳出来要解释,某些是收费性质的。

这样一来,对于合作伙伴而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这还要收费?我帮微软卖产品,难道你们不应该免费支持我们吗?」

这就导致了一个常见的不满意源泉。

要是好人式的思路,就会唯唯诺诺的说诸如抱歉之类。

有次,我们杨老师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他就在电话上,跟客户解释。我们旁边几个人也听见了,感觉是大开眼界啊。

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收费也是为你好」。

他问客户:「您用过高考查分电话吗」(那个时代,高考分数出来,还是要通过电话查询的)。

客户说:「用过了,怎么啦」

他说:「最早呢,电话是免费的。这导致一个后果,就是有迫切需要没需要的,有事没事都打电话。甚至测试电话通不通也打这个号码,阿猫阿狗都来打。这导致一个后果,就是真正需要了解分数的人,想查的时候老是占线。」

「后来,查询电话改成收费,就过滤掉了绝大多数,随便来打打的人。而真正需要查分的人,一打就通了。」

「我们的服务也是,有些内容,是很成本很高的,例如我们要在内部调动各种专家资源,如果大家都可以随便的提要求,免费就能用,那么可能就像高考电话一样,不需要的人占用了很多资源,反而真正需要服务的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我们把这些部分收费,正是为了您这样迫切需要的人,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啊。另外,即使是收费价格,微软也已经是大幅度打了折扣的,对我们的合伙伙伴,这个价格连成本都覆盖不了。目的还是为了支持大家,而不是赚钱,微软也不是从这种服务上赚钱的。」

「同时,作为微软的合作伙伴,即使是收费服务,我们也给了贵公司部分免费的额度,您可以跟您们的负责人谈,用这些免费额度来获取支持。这样你们既不用花钱,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吗。」

管理期望值

当时我们几个新人,听到这个电话,简直是目瞪口呆啊。

原来还可以这样,我靠。

作为服务岗位新人,往往是「好人思维」严重,被客户要求带着走。杨老师这个电话,让我开始去理解,什么是管理客户期望,什么是设定规则。

客户一开始的期望,是「所有服务免费」。如果他抱着这种心态,你做的再多,可能他也很难满意,因为他下次可能继续提出各种问题,期待你免费搞定。一旦拒绝,他就不开心。

杨老师做的事情,是在设定客户的期望值,让客户意识到,收费是正常的。如果客户接受了这个理念,哪怕当时还有不爽,后续的工作就好做了。

他其实是在影响客户心目中的规则。这就是领导者要做的事情。

而从另外一方面,杨老师也沟通了微软服务的价值。尽管以前客户也在和我们交往,但并不能意识到到底这些服务的成本有多高。免费的吗,觉得理所当然。

反而是定位为「收费,对客户伙伴的优惠和免费额度」,更容易让合作伙伴觉得这些东西是高价值的。

当时我们部门,有两位同事,客户满意度非常高。一位是杨老师,一位是另外的同事。

另外一位同事的风格,是做远远超出客户期望的服务,他也是部门里下班最晚的几个人之一。我那段时间经常在12点之后,还跟他讨论各种问题。

而杨老师的风格,则是把客户的期望值管理的非常好,一开始就设定好客户的期望。期望值低,那么哪怕是做同样的工作,也容易得到更高的满意度。

观察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现实中,长期的关系,无论是客户关系,员工关系还是其它,这两者的平衡,都很重要。

例如既要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又要控制客户的期望,别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可以有,什么都能快速满足。

否则公司累死累活,客户还不爽。

做老板、做员工、做伴侣、做家长,都是同样的道理。

形象化的沟通

那段时间,我经常旁听杨老师跟客户的沟通,收获很大。

其中一点,我觉得他做的非常出色的地方,是他很擅长打比方。把一个人们不熟悉的事情,联系到日常的场景中,快速的建立起认知和情感体验。

就像在前面的案例中,他用「高考查分热线」这种当时人们熟悉的场景,快速的让客户立即为什么收费对用户,是有好处的。这种快速的比喻,效果往往要超过单纯理论解释千言万语。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特意去建立这种形象化的比喻、沟通的能力。

信息安全技术中,有一个CA(certificate authority)的概念,理解起来很麻烦,好多次经销商的销售都跑过来,问我说他们的客户要做这个或者咨询这方面的问题,这到底是干嘛的。

我就跟他们说,我们出门需要身份证吧?身份证是干嘛用的呢,证明你是谁,这就是一种证书。那么,身份证是谁发的呢?公安局。

一个人、一台机器、一个组织在网上,有时候也需要证明自己的身份,那也就要给别人看证书。这些证书是谁来发呢?就是CA。

所以CA是啥呢?你可以理解为网上的公安局,负责发网上身份证的。但是注意,通常,网上这种发证的,不是政府,而是自己公司或者第三方组织。

然后经销商的销售们,通常就是「嗯,这样说我就清楚了」。

大概有三次,不同的销售跟我说:「客户跟我说,他们准备搭建那个CA公安局了」。

没有这个功能是为你好

有次有软件开发商,咨询一个功能。

我告诉他微软自身的产品没有,但是有第三方工具可以实现。

他就说:「这个功能,微软不应该自己提供吗?」

我那段时间在磨练「我是为你好」的能力,就跟他说:「其实啊,微软不做这个功能,可能也是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呀」。

「你看啊,要是微软把什么功能都做了,我们那么多的开发商,他们又做什么呢?比如你们公司,如果微软把你们那些功能集成到系统里面了,那么你们不就是有麻烦了吗?微软有时候也挺难的,做吧,被说;不做吧,也被说。」

他说「这倒也是啊」。

那时候我们团队,在听了杨老师「我是为你好」的电话后,掀起了「我是为你好」运动,遇到个事情就研究如何说「我是为你好」。

比如一块吃个饭,我们把肉都放到自己这边,让杨老师吃不到,是为了杨老师好,免得他长胖。再比如工作中,把难对付的客户推给同事,是为了同事好,因为这样可以加速同事的成长。

团队里面各种脑洞。

杨老师在饭局上吃不到肉之后,做痛心疾首状,大喊「养虎为患啊」。

这段时间的研究吧,我深刻意识到一个道理。就是很多事情,都是有多面性的,例如有利有弊。如果你能够多维度的去观察,那么你就在特定时候,去沟通特定的方面。比如既可以强调好处,又可以强调坏处。

这背后,其实是用多元化的视角,看待事物的能力。而非简单的黑白分明。这是作为领导者、营销者,重要的基本功。

George

杨老师的软沟通能力,让我们叹为观止。而George,则是另外一种风格的极致,那就是大幅度忽略服务技巧,也不是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服务心态(注意,这里是相对团队平均而言,要拿出来估计还是算一流),直接用硬实力搞定:就是能帮客户解决技术性问题,简单、高效。

例如,对于技术性问题,假设团队平均是30分钟能解决,那么到George这里,可能就是10分钟。要知道,我们团队本身已经是实力很强了,而George在这种平均水平下,效率还大幅度超越各种人。

所以George的风格,就是简单粗暴实用导向,你有什么问题,好,告诉你方案。什么,不会,能连线吗?直接连线,快速搞定。

这种简单粗暴实用风,对于有明确需求、困扰,要解决的客户,挺受用啊。三下五除二问题就解决了哈哈哈。

反过来,对于那种需求模糊的,需要花时间去沟通各种确认需求,协作复杂的,就不一定了。这方面,George的策略是,尽量选那种技术性、问题导向的服务案例。其它的,能给别人,就扔给别人。

当然,这个的前提,是本身团队足够多元化,有不同的能力配置,就像有足够的能够做软性需求的人。

而对于其它同事,有这种分工也更多的是好事,因为遇到头疼的技术挑战性的,可以反过来给George。团战嘛,有不同的特长是好事。

专业与业余的差异

衡量工作质量,有三个维度:好、快、省。

好是质量指标、快是速度指标、省是成本指标。

专业选手,往往能同时做到两者。而顶尖的选手,可能会同时做到三者。

在古龙小说里,一流高手常常是「一剑封喉」,不深却正好致命的伤口,力量恰好,用最省的方式、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

看George处理问题,就常常给我这种感觉。

我们团队10多人,要负责几乎所有微软产品,在中国面向合作伙伴的支持服务。

而为了确保员工,在产品技术上的能力,部门要求员工要通过相关的微软认证考试,例如Windows的认证啊、Office啊,各种服务器产品的认证考试啊等等。

鉴于我们团队这种人少负责产品多的特点,考试也就比较频繁。平时还要各种干活,没那么多时间准备,于是也就用了老办法:背题库。

一般我们需要提前一周准备,打出厚厚的题库(几百页到上千页),花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然而George,每次都是悠哉悠哉的。只是在考试当天,打出一份薄薄的文档,用1小时不到的时间扫一遍,然后就出门考试去了。

每次他都是正好及格,或者多对一道题。

我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我们的题库打出来很厚,他的却很薄。他说:「我只打印答案,看题目干嘛?」

我比较崩溃,这个也可以呀。但也不会这么短时间呀。于是我就追问说:「哪怕看答案也不会1小时不到吧」。

他说:「答案也不用细看好吧。每道题的几个选项不是有长有短吗,你记住他们的长短关系就行了。」

「记住长短关系就行了…记住长短关系就行了…记住长短关系就行了…」

我到现在,也没学会他那种「只看形状就搞定考试」的方法。但是他的那个思路,我觉得非常有收获。

George这事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超级厉害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解决问题方法:找到事物的关键性差异。在很多情况下,单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你不需要面面俱到,发现「关键性差异」,已经足以破局。

看顶级高手做事,是一种享受:他们会用简洁实用的手法,高质量的达成目标。我第一次看林丹比赛,就觉得赏心悦目,他的动作明显是简洁、省力而高效的。但是和李宗伟对决,这一点就不那么明显了:李能够限制他的发挥。

专业选手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业余选手停留在表面上。

关于业余和专业,跟这个人是不是一直干这件事情不一定有关。费马数学只是业余爱好,但他却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可他的本职工作,却很少有人知道。

一个人激活一个项目

有次部门试点启动一个新项目。

这个项目,从流程上来讲,需要把一些信息记录到系统里面。然而,现有的工具,不能很好的支持。如果要记录,需要打开各种菜单,大概需要花十多分钟,才能搞定记录工作,非常烦。

George于是就开始琢磨,怎么提升效率。最后自己动手,写了个程序,对工具进行了强化,这样一来,记录时间大致就缩短到1分钟左右搞定了。

同事一看这个不错,也开始用。

然后,当时这个项目,在全球陷入了卡顿。因为如果要十多分钟的记录时间,那么简直是没法推了,工作效率太低。发现了George的这个东西,简直是大喜过往啊。这样一来,本来死掉的项目,就可以往下走了。

总部就想让George把他的程序改进一下,并且维护起来,这样可以激活全球的项目。

然而George写程序,一是出于兴趣,觉得好玩就自己干,不好玩打死都不干(毕竟他的工作职责不是开发工程师)。二是当时也是出于改进自己工作动机的目的。

做开发,把东西创作起来有意思,但维护往往是缺乏价值感的。

于是专门给George配了个实习生,来改进维护这个程序。具体的工作让实习生做,George只要指导就可以了。

精英员工的价值

我观察杨老师、George他们,以及其它同事,体会到一件事情。

精英员工吧,最大的价值,可能不是在于他们工作的效率,而是他们给组织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例如George,从服务的角度,他很出色,搞定客户问题的效率很高。

然而,他面对工具不顺手,自己研究吭哧吭哧写出程序,去强化工具,大幅度提升流程效率,这事就直接把一个本来已经陷入僵局的项目,给激活了。

再比如杨老师,管理客户期望值一流,这些单纯从业绩指标上,就是客户满意度高。

但是更重要的,从对团队的贡献来讲,我们观摩到杨老师的案例,意识到「树立规则、管理客户」的重要性,正式非正式的开展了各种学习活动,整个团队大幅度提升了情商、服务能力。没有杨老师的样例,就很难,哪怕大家再聪明,没有样板也往往可能抓瞎。

精英,能想人之不能想,能为人之不能为。

  • 没有路的地方,他们能走出一条路
  • 没人想到的画面,他们能想到
  • 复杂的问题,他们能找到简单的方法

例如梅西,你觉得不能射门的地方,他能射;你觉得防守密集过不去的地方,他能过;你觉得不可能的传球路线,他能传。

他对团队的贡献,固然表现为他自己带球、突破、进球等。但这远远不是全部。

巴萨有了他,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因为梅西会吸引各种防守活力,那么其他人就有了各种可能。而战术选择上,也更加丰富。

而如果一个组织,有高密度的精英员工,这种可能性就更丰富了。就像MSN时代的巴萨,不仅仅有梅西,还有苏亚雷斯、内马尔等一系列精英球员,这批人让巴萨可以打造出犀利的战术体系。

这种可能性意味着组织有能力面对不同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打法。这一点,对于创新环境,往往要比成熟环境更重要。因为创新环境下,更可能要快速调整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