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迷思

性价比的迷思

小米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家现象级的企业。2010年的初创企业,几年的时间成为百亿美金级别的公司,而且引发了国内关于「互联网思维」的热潮。

在2019《高通对话雷军》的新春约稿中,高通提问:「2011 年,小米 1 发布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2011 年的小米和 2019 年的小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雷军说:

经过 8 年创业,小米发生了很多变化,小米创造了很多商业界的奇迹,从一家 10 多个人的小公司,成长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品牌商,同时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IoT 平台。而且我们也从以手机为中心的布局,进化到了「手机+AIoT」的双引擎战略,开始了小米的新征程。但不管小米长得有多大,不变的是我们的创业的初衷和坚持和用户交朋友的原则,我们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然后高通的下一个问题是:「回顾过去的一年,小米海外市场收入继续保持迅猛增长,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取得领先位置,小米是怎么做到的?」

回答是:

本质上是小米模式的先进性,事实证明全球消费者都喜爱「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不论是在印度、印尼,还是西欧市场,我们的产品都受到了当地米粉的热烈欢迎。然后在具体执行中,针对不同市场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本地化策略,这离不开海外团队做出的巨大的努力。

在短短的回复中,出现了两次「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也是过去小米一直强调的核心信息。相关的还有「和用户交朋友」、「性价比」。

这样的营销信息,背后透露出来的思维方式,值得商榷。

MIUI的产品势能

小米创业阶段,第一个产品,是MIUI。

当时安卓手机已经开始流行。然而,原生的安卓系统,界面交互很差劲。于是小米做了MIUI,基于安卓系统,打造了流畅的界面交互体验。于是,很多安卓用户,都下载了MIUI,来代替原生的安卓界面交互。并且口碑分享给其它人。

而且,它还是免费的。

从价格-价值矩阵来说,这是一款高价值-低价格的软件产品。


因为MIUI的成功,小米获取了一群用户,并且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高价值感,这是后来小米的用户基础。

而且,MIUI带来的用户基础,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软件产品。

MIUI互动开发的用户关系势能

前面我们谈到,销售-关系-产品服务的金字塔。


用户对企业、品牌、产品的价值感,并不是仅仅取决于产品本身,也包括服务、关系、销售等因素。

例如,假设一家公司,产品其实质量很高。但他们销售的时候,采用的是打骚扰电话的模式。那么,从用户的感觉来说,这家公司这些产品就感觉挺低端。可能根本就没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在MIUI开发阶段,采用了高度跟客户互动的模式。例如每周发布新的版本,让用户下载提反馈,工程师直接跟用户互动,根据用户反馈修改产品。

这样一来,其实就是把MIUI做成了跟用户共同开发的模式,让用户有了参与感。而自身参与创造的东西,人们往往感觉价值更高。小米和用户,也有了类似于战友的关系。

这种关系势能,培养了中坚的米粉,让小米在用户群体中变得有更高的价值感。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当时写了一本书叫做《参与感》,立即成为了年度热门书籍。

如下是亚马逊上这本书的介绍: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

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感觉察和精确把握。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你讲述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等等等等,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并慷慨地将其独创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和盘托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第一段所描述的那种「关系势能」。

小米手机的产品势能

在MIUI发布建构起来的用户关系基础上,小米发布了手机。

第一代小米手机,1999的定价,搭配操作流畅的MIUI界面系统。而当时主流的安卓手机厂商,3000块以上的价位,还做不到小米的硬件配置和软件流畅度。

从价值-价格矩阵来看,小米做出了一个高价值-低价格的硬件产品。加上此前的用户基础,以及小米本身供应量的不足,导致了市场的疯狂追抢。

这样一种客户倒追的趋势,进一步推高了小米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价值感。

引领创新带来的品牌势能

小米的MIUI、MIUI的用户协同创作模式、第一代小米手机,在当时中国商业界,都可以说是引领性的创新。也很大程度激发了「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的流行。

而无论是用户、行业、政府还是更大的社会群体,往往对创新领导者,有高价值感的关系加成。整个社会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创新领导者」吸引。

这就像个人电脑时代的微软、PC互联网时代的Google、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在他们上升处于创新领导者的时候,自带各种流量、各种关注、各种信任。这大概也算是社会,对于创新领导者的一种褒奖。

于是创业三、四年的小米,俨然是如日中天。

智能手机市场大爆发的势能

雷军讲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很多人单纯的跑去抓风口,但其实雷军讲这句话,有个前提是勤奋和努力。

我以前在微软,当时金山WPS和微软Office,有竞争关系。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觉得WPS吧,如果是在版权保护有力的市场,他有他的市场空间。例如如果微软卖1000块,金山卖200块,这个第二名应该是活的不错的。

然而,问题是,在个人电脑时代,中国往往是一张盗版光盘5块钱,里面各种办公软件都有。那么用户自然就装上了最广泛的Office。到互联网时代,免费下载,5块钱都不需要了。

这样一来,金山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市场。

所以个人电脑时代,盗版猖獗,很大程度上,是扼杀的国内软件行业。

做企业最大的麻烦,大概就是没市场。

别的也许都可以通过努力解决,这种市场缺陷往往很难。

于是当时我就在想,雷军这个人,金山这家公司,他们很努力,然而收益却很难理想。他们会怎那么想呢?

很多人,没有雷军那样的聪明、努力,没有雷军那样对自我的高标准,但是单纯从赚多少钱、做多大的公司这些,可能要比他看上去高很多。

雷军这种自我期许很高的人,应该是在那段时间,有很大的痛苦,在思考这些问题。

也大概是因为这些思考,他对于「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应该有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听课听听,而是基于自己的切身感受来的。

也大概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他最终在发现安卓快速成长的机会时,就下重注,亲自动手。

其他人,哪怕理论上知道安卓要爆发,也大概率不会全力投入。那个机会,就是属于雷军的。

后来我看到杨澜对雷军的访谈,印证了我的猜想。

杨澜:2010年的时候,你曾经说过,你做了一番非常残酷的自我解剖,你发现在你的身上,有着什么样的一个优势?又有着一些什么样的缺陷,其实对于创业者来说是需要改变的?

雷军:我觉得本质上是一条,是我们中国不乏很多既聪明又勤奋的人,又有能力的人,很多这样的人,然后这样的人有个通病就是很自信,甚至自负。

杨澜:他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

雷军:他不信命,他觉得他自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对不对就想改变世界。反正我自己到了40岁的时候,我觉得光有聪明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还得顺势。我认为这是我观念最大的变化,顺势而为,我觉得重要性要远远,就是把握时机,把握战略,把握时机,要远远超过了战术。因为我们原来的教育系统老在教大家战术,我们的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这样一种教育,

杨澜:就只要勤奋,就行了,就天下无敌了。

雷军: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实际上不是。你做到极致了,又能怎么样?就说一头猪在风口,只要风大,台风口,它就能飞起来!

雷军成立的投资公司,叫做顺为资本。

的确小米早期的快速发展,固然是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安卓手机市场爆发,带来的红利。

当处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的时候,往往企业的问题,很容易被掩盖。而当市场红利吃光,竞争白热化的时候,各种问题就发作出来了。

从高价值区域的下滑

在最早的3年,小米的MIUI、手机,以及公司品牌,整体在用户、公众心目中,有高度的价值感。

然而,在最近的几年,随着竞争对手的迎头赶上,从产品层面,小米手机,已经跌出了高价值区域。例如最近发布的小米,在同价位区域,Oppo、Vivo、华为等公司,都有竞品,并没有哪款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而从关系层面,小米以前跟用户的「共创关系」,在公众当中的「创新领导者关系」,都几乎消失了。小米的品牌,不再是以前那种创新、高价值感,甚至在很多人感受中,成为了「屌丝品牌」的形象。

其实,单纯从小米的发展来看,能够在竞争激励的手机市场起步,8年成为几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而小米的这种相对下滑,跟手机市场的饱和、竞争对手的紧逼,有很大关系。

但从学习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借助小米的案例,来反思在营销、思维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而我觉得小米反复强调的「感动人心,价格厚道」、「和用户交朋友」、「性价比」,很多时候是对小米发展的阻碍。

高端品牌的高考

对于志在高端的企业,往往要面对一道高考题,那就是进入高价值-高价格区域。

为什么这个区域如此重要呢?

第一点,到底什么是高端品牌,是需要有市场认可的。而市场认可最明显的一种,就是企业推出高价值-高价格产品,消费者买单,用钱投票。这是真金白银验证的高端产品,进而延伸到对品牌的认同。

就像iPhone,在手机里卖的比其它品牌更贵,依然销售巨大,其在手机中的高端地位,不需要其它说明。

而很多公司,号称是高端品牌,但是从来没有在这个高价值-高价格区位,推出过产品。他们的「高端」,就很可能是一种自我的意淫,缺乏市场的检验。

甚至让这些公司,哪怕只是思考一下,直接提高产品价格,他们马上就本能的底气不足。本质上也是缺乏对自我的价值认定。

第二点,在高价值-高价格区位,企业的利润率很高,从而可以有效的支持企业长期的发展。

苹果的iPhone,在这个区位多年。而保时捷的主流汽车产品,基本上都在这个区位。因此,保时捷成为了汽车行业,利润率最高的厂商(是利润率不是利润)。而苹果,更是全球收益最高的公司。

做高价值产品和品牌,往往是要花大钱的。例如研发要发钱、招聘一流的人才要花钱。有高利润,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小米贴着成本定价,讲性价比,带来的问题就是,利润低,很难投入到研发等花钱的项目上。

而杀入高价值-高价格区位,是获取利润的一个基本途径。

这里一个例外在于,有些企业,他们并没有在这个区位有产品,但依然是世界顶级品牌。

例如微软公司,起家的Office,在当时是典型的高价值、低价格。大概是别人卖几百美金,微软卖几十这样的数量级。而Google,本身搜索是完全免费的,而基于搜索引擎提供的面向企业的广告服务,相比传统广告,也是收费低廉更容易带来客户,是高价值-低价格产品。

但是他们卖的是软件和基于软件的服务,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只要增加一个客户,基本上就是纯利润。因此,无需进入双高区位,他们只要扩展客户群体,大把的利润就来了。

小米也应该是想过这条路,用零边际成本的互联网服务去赚钱。但貌似目前为止,这块业务的比例不高。

那么,对小米而言,一个问题就是,在最初几年的高势能时间段,小米并没有攻下「高价值-高价格」区间,无论是因为主观的忽视,还是客观条件的不足。

雷军讲「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的好产品,这句话本身就把「高价值-高价格」的定位,排除在了小米的产品定位之外。

我相信小米也尝试过攻下高端产品,但是从这个一直谈的口号,我是觉得,小米在进入高价值-高价格区间的决心,是不足的,尤其是在早期势能还是很强大的时候。

而到后来,认识到这个问题,竞争态势已经加剧,安卓市场又开始萎缩,面对上市又要出业绩,各种环境因素已经不利了。

华为的上攻

也就在这几年,华为在手机市场,用Mate系列,一步一步上攻,进入了高价值-高价格区位,并且看上去,已经站住了脚。目前国内市场上,5000以上价位的高端市场,华为和苹果已经可以相提并论。

然后华为用荣耀这个子品牌,来对标诸如小米等手机。因为华为在6000元上有市场认可的产品,那么用户也就对荣耀这个子品牌的价位档次有了间接的认同。

然而小米就比较尴尬,因为小米旗舰手机,大致是2999-3300的价格。那么从用户角度,很容易觉得小米跟荣耀是一个档次。哪怕小米也拆分出了红米品牌,主打性价比。依然是矮了一头。

这就像爱马仕,包包卖个十多万,那么出款围巾,最低价格几千块,消费者也觉得便宜。它的主流产品的价位,锚定了用户的标准。

华为在手机市场的崛起,也挺有意思。作为通讯设备商起家的华为,基因是做企业业务,并不擅长消费者市场。

一直到今天,貌似也不能说,他们有很强的,纯粹的在消费者市场上的能力。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手机的特殊性,既是消费品,又是通讯电子产品。而后者,又跟华为的业务密切相关。

华为手机的崛起,有很多机缘。但机遇,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

从销售-关系-产品/服务的金字塔的角度,华为的上攻,是有扎实的产品作为基础的。

而他们产品竞争力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更底层的坚持和投入,这就是对科技和人的投入。

科技与人

销售-关系-产品服务金字塔,其实下面还有一层:科技与人。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比尔盖茨说「人是最宝贵的资产」。这两者加起来,应该是一家公司,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力来源。

国内的大企业中,真正重视这两方面,愿意持续投入的,无人出华为之右。

看企业重视什么不重视什么,先看企业愿意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在人的方面,华为招聘员工,最基本的一点,是真正愿意给钱,让劳动者分享公司的利润。

大多数公司嘴上说着重视员工,但是钱都不舍得给,别的也就说不上了。

而在研发投入上,华为每年上百亿美金的投入。在2018年,研发投入113.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91亿元),超过BAT三家的总和。在全球排名第五位,也是前五十名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关于科技,其实是两样东西:科学和技术。

科学求真,探索事物的真相、原理。技术求效,追求提升效率的方法、工具、策略。

大多数国内所谓的科技公司,其实只是技术公司。

而华为,是国内少有的重视基础科研的公司。

看任正非的文章和访谈,他思考问题,也是从哲学层面入手。所谓哲学,是「解决事物根本问题之学」,还是回归到本质规律的层面,去认识理解事物,寻求解决之道。

在《索尼CEO与任正非的对话》访谈中,有两段对话,我看了很有感概,分享在这里。

第一段是关于人的:

80年代中期,世界走上电脑时代后发展非常快,我们是不明白电脑的,年青小孩也不明白,但他们年轻,如果不把他们拥抱进来,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的迭代。他们进来以后,如果对待像「农民工」一样砌一块砖给1元钱,他们肯定会离开,我们的技术就没有积累。

我们就发明了一个方法,把股票分给大家,大家认为「长城」每一块砖都有他的份,走了就没有啦,所以就留下来了,同时公司通过股票认购也积累了一些资本。当时是一个权宜性措施,没想到后来成为一个机制。

公司早期,我们有一些员工并不能干,但为什么股票多,因为我没钱给他发工资,就给他发股票。当然,我们现在有规范的配股机制,但是早期没有机制,工人也拥有很多股票。内部股份制,也是在当时没有环境、没有条件产生的机制,经过20多年的完善,现在变成了已经很有战斗力的机制。

所以,与台湾、日本不一样,我们是典型的穷人又没有知识和技术的创业模式。那个时候,我们是穷人,面对新的信息社会,我也算没有知识的人,我必须要去拥抱知识、拥抱资本,只能采取这个方法。

第二段是关于研发的:

2000年前,我曾是忧郁症患者,多次想自杀,每次想自杀时就给孙董事长打个电话。我知道这是病态,知道关键时刻要求救。承受不了这么大的社会压力。

国外有些年轻的大公司CEO,他们发展比我们快,现在也承受不了压力,问我是怎么过来的。实际上每个人、不同时间的心理状态都不同,我们过去根本没想到要做世界第一的问题。有时候我说「要活下来」,并不完全指经济,还包括思想。外界神话我们,是不合符真实的,真实是我们很无奈。

直到2006年,一天我在西贝莜面村吃饭,坐在大厅,很多内蒙村庄的农民姑娘在唱歌,我请她们来唱歌,一首歌3美元。我看到她们那么兴奋乐观,热爱生活,贫困的农民都想活下来,为什么我不想活下来?那一天,我流了很多眼泪,从此再也没有想过要自杀。

那时,我们才把战略目标调整过来,华为几千人、几万人、十八万人一直聚焦在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每年研发经费150-200亿美金,全世界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愿意投入这么大笔钱到研发。这个时候才萌生要为全人类服务。

最近十来年才下定决心要走向世界前列,但不是世界第一,「第一」是社会上给我们编造的。外界为了互联网的点击率,描写时都把我们神话了,「在母亲肚子里就想称霸世界、小学成绩好、大学有理想、当兵想当将军……」

华为在手机产品上的优势,跟它在研发上的基础投入,关系密切。

例如华为几年前,就在手机上采用自行研发的麒麟芯片,一开始导致很多问题,骂声很大。

然而,逐渐的,随着自研芯片的成熟,很多优势就出来了。

例如,可以在芯片级别,做省电优化,这样同样的电池,有更长的待机时间。

再比如,小米出旗舰机型,要依赖于高通的芯片。而高通作为供应商,一方面有跳票的问题,一方面有些时候在多家厂商之间做均衡,例如供应的优先级等。

而自产芯片的华为,在生产上就更能把握节奏。

华为这种「投资基本面」带来的产品竞争力,很容易理解,大家也都知道这是正确的道路。然而很少有公司真正去做。

大多数公司的风格是这样:市场好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牛逼,不需要做啥;市场差的时候,觉得忙着生存都有问题,哪里还顾得上去做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