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员工的服务
在微软的经历,对比我在第一家公司,我有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在微软我真正觉得公司是服务员工的;而在第一家公司,公司就是在管教员工。
微软有一整套强大的,对知识型员工提供服务的体系。
就从我所感受到的,诸如:
- 各种学习资源诸如微软图书馆
- 跨部门、跨机构的文档共享平台
- 经理对员工的辅导
- 公司聚集了一群优秀的人
- 鼓励分享的企业文化
- 绩效反馈与改进的体系(例如客户满意度的调研、各个层面的改进机制等),没有这套反馈体制,个人很难有效成长
- 后勤服务诸如打印纸张等的充分供应
这种强大的,服务员工的体系,是吸引优秀员工的基本因素。要打造一家「让员工倒追你」的企业,就需要有这种服务员工的意识,以及搭建高质量内部服务体系的能力。
而从企业的角度,这套体系,是对员工的赋能,让员工能够提升和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赋能服务体系,又是「让客户倒追你」的重要因素。
彼得·德鲁克,在《下一个世纪的管理》中说:
让传统劳动力有生产力的保障是体制,无论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最好方法」、亨利·福特的流水生产线,还是爱德华·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这些体制本身都有知识含量。这些体制之所以具有生产力,是因为它使得每个员工不需要多少知识或技术就能完成工作。
其实,在流水生产线上(在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中也是一样),个别员工的技术太强,对其他同事和整个体制反倒是种威胁。
然而,在知识型的组织中,让体制有生产力的却是个别员工的生产力。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微软,是一家是世界级的知识型组织。
因为在微软的切身感受,我产生了一个疑惑:「到底微软,是如何成为这样的赋能服务体系强大的公司的呢?」
而这一切,跟它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有密切的联系。
赋权赋责
比尔·盖茨说「人是最宝贵的资产」。
这些资产,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们的头脑。既然要用他们的头脑,就需要给一线员工更大的权力,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责任,尤其是做决策的责任,这正是头脑的价值。
前面我们谈微软的集体决策面试流程,这个也是赋权赋责的体现。让一线员工,拥有部分的招聘同事的权力,以及责任。
在微软,员工在工作上的自由度大。公司管理更多的是结果导向,对具体怎么做工作,管控的很少。领导对下属,往往也是支持性多,强制性少。
微软这种风格,正是知识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线员工有决策权。
任正非讲过一段话,说:
我们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传统工业型组织里面,「大脑」和「四肢」分的很清楚。高层是大脑,负责思考决策;一线是四肢,负责执行。
而在知识型组织当中,思考和决策,是分布在整个组织中的。
赋能服务
既然要让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拥有更大的权力,那么也就要让他们发挥更大的能力。
为此,企业需要打造一套面向员工的赋能服务体系。
这一点,是我进入微软,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在早期的微软,比尔·盖茨有一个决定,就是让每个程序员,都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
因为思考型的工作,很多时候,需要不被打搅。
前几年,很多互联网公司,宣传自己的优点,是开放式的办公环境,而不是格子间。
其实吧,我觉得真正要说,还是比尔盖茨那个「让每个程序员有自己的办公室」,是更好的。员工想安静就可以安静,想出来就可以出来。想干活的时候干活,想休息的时候休息。
挺吸引人的。
然而,这很花钱啊哈哈哈。貌似微软之后,我没听到一家公司,会做这样的宣传。
所以业务超级牛逼的好处就是,可以有钱任性。
单独的办公室,也是赋能于员工的服务。
这也是,让客户倒追你,和员工倒追你,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聪明、有激情,有野心的人,想要快速的成长。
我进入微软,对公司内部海量的学习资源,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在那个信息资源尚不丰富的互联网早期。
前面已经谈过,微软内部一大堆的学习资源,例如微软图书馆。微软公司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课程、资料等。
而另外一个关键的学习资源,就是高质量的同事。
因为微软的品牌,严格的招聘,导致同事的质量很高,从这批人身上就能学到很多。
我在进入微软之后,觉得从周围的人的身上,能学到好多东西。单纯的这个,我就觉得,哪怕是免费甚至倒贴钱,我都愿意来这里工作。
本质上,就是花钱上好学校嘛。而当时我体验到的微软这家学校的质量,是世界顶级的。有种老鼠掉进米缸的幸福感。
后来我思考过,为什么我会在微软有这种感觉。
我想大概是因为,比尔盖茨,在打造微软公司的时候,其实想的就是「如果是我,我希望什么样的服务」。
他喜欢读书、学习,喜欢跟聪明人一起工作。这些自然的最终形成了他做微软时,致力打造的化境。
这不就像是一流的大学吗?嗯,微软很像大学。
因为比尔·盖茨的招聘标准,就是跟他类似的人。基本上,他只要按照自己想要的服务,去打造微软公司。最后就能吸引到一群类似的人了。
信息基础设施
员工要作出高质量的决策,需要高质量的信息,需要密切的沟通协作。
因此,需要为员工打造一套推动信息流通、促进沟通协作的信息基础服务。
在PC时代,微软就基于电子邮件,打造了一套信息基础设施。例如基于邮件群组,分享各种内容,将相关的人聚集到一起。
我前面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就是「第一天往邮件组里发封邮件,回去睡觉,第二天等着收答案」。这事的背后,是微软为员工提供的资源服务,让我可以站在他人的肩上。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讲过一个故事。就是在上个世界,他们致力于让一线销售人员,第二天就能够看到,第一天各个区域的销售数据。因为让员工有充分的数据,能看到自己的工作状况,是在赋予他们改进的能力。
同样的,在服务部门的我,跟经理的1对1会谈,通常经理都先打开内部网站,里面有客户满意度的数据,包括客户评分、具体的内容反馈。还能查询其它团队的数据,进行对比。
信息,也是一种权力。
离开微软之后,我进入咨询培训行业,第一个客户是保时捷。
那时候保时捷在中国大发展,汽车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保时捷推行经销商管理系统的时候,有经销商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在系统中,销售人员能直接看到,保时捷公司给经销商分配了多少车辆额度。
而这个,以前有些经销商的销售经理,往往是对销售人员保密的,这样方便他们好控制。
面对这种反对,保时捷的态度很清楚:要让销售人员很好的完成工作,就需要给他们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应该是管理层的控制手段,而应该是提供给销售人员的基本服务。
这种态度,也就是一家知识型组织的基本原则:赋能赋权给一线员工,让他们能够拥有充分的信息,有效完成工作。
比尔·盖茨在思考微软的管理时,认为层级制度应该有,这样便于效率。但信息方面,应该充分的透明化、扁平化,推动信息在组织内的高效流通。尽量让一线员工获得各种信息。
在这方面,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让内部文档都数据化,并且尽量的可以跨部门跨区域访问。
微软有一个服务器软件,叫做SharePoint,主要就是支持这种组织内部的文档分享。基本上,微软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内部站点,而且公司内部,还可以直接搜索其它部门的站点(前提是其它部门权限开放了)。
这样一来,很多时候我直接搜索公司内部网站,就能发现很多其它部门的资源。例如以前我在公司内搜索某些关键词,就发现了学习教程、市场营销资料等,这些都是放在其它部门内部网站上的。
而且顺着这些资料,往往还可以找到对应的人。
当时,我有同事讲过一句话,说「大多数公司,是内部资料不够;我们是内部资料太多」。
我进入微软是2004年,现在2018年了。以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公司的意识,还没有到当年微软的层次。例如公司内部信息各种隔离,难以共享。
这些根源上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层的意识。
对赋能的信仰
微软有一个说法,叫做「Technology enable people(技术赋能人类)」。这就像有了Office,人们可以更快的完成工作。
以我在微软的感受,Bill Gates是真正在赋能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思考,有很多热情的人。这最终在微软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内赋能员工,对外赋能客户。
例如微软的Office软件,市场定位就是,赋能知识工作者。
而微软公司的员工,本身也是一群知识工作者。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微软的信息技术产品,很多时候它的需求,来源于微软公司和微软员工自己。可能微软就是自己产品的第一个客户。
然后微软把产品做出来了,还会教育市场,这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到底如何运用技术改进商业运作。例如比尔·盖茨就跟客户开会,分享如何打造一个知识型组织,在这当作如何运用微软技术。
在微软,很多产品在发行之前,都要在内部首先使用,这叫做「吃自己的狗食」(eat your own dog food)。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通常自己吃过狗食的,质量相对有保证。因为烂的话,公司内部其它使用的同事就跳起来反对了。
这一点的前提,其实还是公司的产品,跟目标群体,是同一类型的人。否则,如果你卖的是女性化妆品,要给公司里面的男人用,那就太勉为其难也未必有什么有效反馈。
当时我还发现一点,就是销售微软产品,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给客户演示一下,微软内部怎么使用这些产品,来提升商业效率的。
然后往往客户就会觉得「我靠,真好,这个我也想要」。
然而,具体到他们那里怎么样,这个要看情况。
很多时候有个瓶颈,就是微软的管理水平很高。所以有些复杂的方案,微软能做,其它公司未必能。
这通常不是技术因素,很多时候是管理因素。
其实一直到今天,还是一样。
例如前一段时间,我跟一家大公司的朋友,谈他们的问题。他们很多基本的信息,都没有共享机制。员工看上去很忙,但忙的都是重复劳动。
我跟他说了说微软以前的实践,他觉得这是他们正好需要的。他的同事也这样认为。
然而,问题是,大家都觉得这事很对,但没有人会去做啊。这种战略层面对个人、公司都有好处,但管理层没有那种格局,而公司体制,又不是能自下而上发起改变的。
比尔·盖茨的理念,是赋能于人、赋能于企业。因为人更强大了,组织更强大了,才能作出更高质量的事情。
这是格局。
今天2018年了,有几个老板,有这种「赋能于人」的信仰。
很少有老板真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对员工高度赋能的组织。当然,很少有老板有这种能力。
意愿和能力,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领导者的野心
我在微软的时候,有位实习生。有次她问了我同事一个问题。
她说她以前在另外的公司实习,觉得那些同事、老板,不愿意分享。然后她来到微软,发现周围的同事、老板,要比以前的出色多了,而这批人,却又很有分享精神。说为什么会这样呢?越优秀的人反而越愿意帮助他人。
我的同事就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越是出色的人,通常有自信,觉得教给你也没啥。一方面他们知道,很多能力,不是告诉别人别人就能做的一样好的。一方面,他们还有其它价值,不怕。
反而是能力低的人,生怕别人学了去,自己就没得混了。
第二:因为这些人有野心。他们需要让周围的人变得更出色,这样他们才能够去做更大的事情。
我听了,也觉得挺有收获。
例如我的第一任老板,很有能力,也很有野心。他愿意帮助员工成长,固然有公司文化、个人价值观等因素。从野心的角度,他需要让员工更有能力,让团队更出色,能够很好的交付各种工作,不仅仅是当前的基本职责,而且还能额外的完成新的、对公司很重要的项目。这样,他才能持续在公司和行业里面发展,得到更多机会。
而我在微软的第二任老板,恰恰相反。他缺乏能力,又缺乏野心。当上经理的位置,都是侥幸,更关注守住自己的职位。
这样一来,我们这群有能力、有野心的员工,反而是他的威胁。于是他更倾向于限制我们,甚至包括破坏团队的和谐。
同样的,比尔·盖茨,他的野心很大很大,是要改变世界的那种。虽然他能力很强,但是因为野心很大,不是他自己能够搞定的。
所以他要吸引出色的人,要让这批人更强大,能发挥更大的能力,才能支撑他的野心。所以赋能,从这个角度,是一个必须的事情。
当一个领导者的野心足够大,通常他会意识到两点:
1)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要靠团队
2)靠平庸的人是不行的,要吸引优秀的人,或者培养出优秀的人
而最终,赋能于人,就是理性的选择,也恐怕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