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
谈到商界的精英教育,从目前来看,最为体系化的最成功的,是MBA(包括EMBA)教育。
MBA的全程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商业管理硕士)。这里「硕士」从Master翻译过来,其实我感觉已经失去了最早那个意思,请大家自行理解原意。
188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建了沃顿学院,被认为是MBA教育的开始。
大概是2004年,我见过一位创业者,他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沃顿商学院。
我就问他,那当时你进去应该很难吧?
他说不是,说在那个年代,沃顿商学院其实并不热门。是后来咨询行业、投资银行业招聘强调MBA学位,才带动了人们对商学院排名、顶尖商学院的追崇。
在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中,有一章《斯隆的专业风采》,讲德鲁克接触研究通用汽车的故事,其中有一段:
我请教布朗,首先我应该见谁,他建议我去找布来德利(Albert Bradley)。
「他是我们的最高财务主管,将继我之后,担任通用的执行副总。往后,将成为我们通用的总裁。(他说的果然没错。)和其他年轻人相比,他是斯隆先生和我身边最不可或缺的人。公关部门会给你有关他这个人的资料。」
然而,公关部门交给我的主管背景资料中,独缺布来德利的。他们不是说「暂时不在这儿」、「明天再给你」,就是「现在我们手边没有,请等一下,我们再从另一批文件中去找。」显然,布来德利的过去似乎有「不可告人之处」。我跟布朗说起这件事时,他笑着说:「我会把他的资料给你,请你告诉我,我们公关部门不愿让外界知道的,到底是什么。」我看了之后,实在找不出其中有任何秘密。最后,布朗终于为我解开疑点。
「你难道看不出他不只上过大学,还在密西根大学拿了个经济学的博士学位;更糟的是,我把他带进通用。在担任公司第一个统计师之前,他还曾在那所大学教过几年书呢。」
「不错,」他接着说,「你可以发现在美国企业界有不少大学毕业的管理人才,至少老一辈的是如此,通用则有更多这样的人才。斯隆先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士,我是弗吉尼亚综合技术学院出身的,而我们的董事长威尔逊先生从卡内基大学获得学位的。但是,我们特别标榜那些从基层苦干出头的人,譬如现在主持空军生产制造计划的克努森(Bill Knudsen)将军,就是我们的前任董事长;卡迪拉克的德雷斯达特(Dreystadt),当年是德国梅塞德斯车队里的一个’黑手’;别克的克提斯(Curtice)还有雪佛兰的科伊尔(Coyle),小学五六年级就辍学去当伙计了。说到博士学位,可真’丢脸’。布来德利企图以时间来洗刷这项’污名’,我们也尽量替他隐瞒这件事。」
然而,35年后的今天,要进通用当主管,非得要有大学以上的学历不可,而且通用汽车还特别强调他们主管阶级的学位。但是,在40年代,除了从事研究的化学家外,博士学位却是见不得人的头衔。布来德利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克努森离开通用转任军职后,才敢在表链上加上大学荣誉毕业生(Phi Beta Kappa)纪念的发条钥匙。
我当时读到这段,就挺感叹。
很多我们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例如进大公司要有高阶学位,可能也就是短短几十年的历程。大多数人本能认为教育就是这样,迷信学校和学位,却不会去探索根源。
职业经理人的兴起
当时通用汽车的CEO,阿尔费雷德·斯隆,是商业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摘录百度百科的介绍:
第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二十世纪最伟大CEO,通用汽车公司的第八任总裁,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首创人。他所领导的通用汽车公司向美国人展示了外形和颜色各异的雪佛兰汽车,宣告了T型车神话的终结。在担任通用汽车总裁职务的23年里,阿尔弗莱德·斯隆对现代工业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创立了一整套管理大公司的制度。在他的领导下,通用公司变成了一个组织严谨、井井有条的巨人。一个谈吐文雅、身穿灰色法兰绒衣服的职业经理人时代开始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大公司的管理制度是从阿尔弗莱德·斯隆的通用公司开始的。
前面我们谈到,工业时代需要两种工人: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
亨利·福特这样的工厂主,创建了巨大的流水线工厂。大规模流水线工厂,产生了对大量蓝领工人的需求。
这种流水线,是有形的。
而斯隆,创建了一套管理大公司的制度,让大公司变得组织严谨、井井有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生产流水线的原理,应用到脑力劳动中,把企业工厂化。
例如今天,很多大型的管理有序的外企,它们的白领工作,分工非常明确,一环扣一环。
这种大规模的工厂型企业,催生了新的群体诞生:职业经理人(Professional Management)。
这些职业经理人,需要熟悉大公司的管理理念,能够完成规定的管理任务。
其实职业经理人群体,尤其是基层的,本身也是大规模生产线上的一个工种,就跟蓝领工厂里面的领班啊之类一样。
管理任务明确具体,是成熟体系下的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大家理解职业经理人,往往相对理解得高大上,例如不是老板的CEO之类。其实工业化企业体系中,基层管理者,往往也是在这个概念里。
理解职业经理人,我觉得基本的是三点:
- 处于大型流水线型企业体系中
- 以管理为核心工作
- 在管理方面有专业技术
从上到下,职业经理人形成了企业的管理层级。
哪怕是CEO,按照字面的意思叫做「首席执行官」,是「执行官」。而不是最高的决策者,CEO也是打工的,向董事会负责。
今天,因为很多知名创业公司本身老板就是CEO,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MBA教育的兴起
对于职业经理人群体,如何培养呢?
工厂型组织,强调的就是可批量复制,工人可替换。
职业经理人群体,本质上也是工人,虽然是高阶工人。
MBA项目,适应了这个需求。
在MBA项目中,重点是各种管理概念、知识、工具,这些东西本身就来源于大公司的运作,例如财务会计管理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在大公司流水线体系中,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各种基本管理工作,在体系中完成自己的任务。
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体系本身是合理的有效的。MBA培养的还是执行层面的人,跟随者而非领导者。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了。
就是从表面上看,MBA培养的是企业的管理层甚至高层,这批人看上去是企业的精英,因此MBA看上去像精英教育。
然而,我们从精英教育培养领导者创造者的本质,发展智慧的角度,很难说MBA的重点在这里。它还是更像是大众教育的高阶版。
追根溯低,传统工业组织,本质上就不是希望员工甚至大多数管理层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你就耕耘好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
斯隆与德鲁克
阿尔费雷德·斯隆,不仅仅打造了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促成了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形成。而且,对于MBA教育,他也是一个有力的参与者。
斯隆1895年,以高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 。斯隆捐助MIT,创建了 Sloan Fellows program(斯隆进修项目),这是世界第一个,基于大学的在职教育项目。
在1952年,斯隆基金会捐助MIT成立了行业管理学院(MIT School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以培养「理想的经理人」为目的。在1964年,这个学院命名为斯隆管理学院,一直到今天。
斯隆是一个非常有领导力的人。德鲁克记录了他的一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
1932年,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会准备让凯迪拉克公司停产。凯迪拉克这个品牌很可能会由此永远留在美国汽车产业的历史里。多数董事甚至打算很快就将凯迪拉克这个品牌注销。凯迪拉克公司里一位名叫尼古拉斯·德雷斯塔特的年轻工程师闯进通用执行委员会的会议中,请求大家给他10分钟时间,让他提出一个可以在一年半内让凯迪拉克起死回生的方案。
有一个与会的董事说:「德雷斯塔特先生,你了解吧?要是失败,你在通用的职业就不保了?」 德雷斯塔特说:「是的,这点我很清楚。」这时,斯隆突然大声说道:「我不同意。德雷斯塔特先生,你要是不能成功,你在凯迪拉克的工作当然就泡汤了,因为凯迪拉克已经完蛋了。但是,只要通用还在,只要我当家,一定会保留工作给一个有责任感、主动、有勇气和想象力的人。」他继续说:「您关心凯迪拉克的前途,我关心您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前途。」
在对通用汽车的研究之后,彼得·德鲁克写了一本书《公司的概念》,首次探讨诸多管理学的重点,很大程度上建立了管理这门学科,开启了管理热潮。
然而,斯隆对于这本书,有不同的看法。
斯隆对别人常展现风度和礼仪,对我也不例外。他不厌其烦地来帮我,为我解释他本人的工作和通用的运作之道。我必定赢得了他的赏识。几年后,在1953年左右,他计划以自己之力在麻省理工学院成立斯隆管理学院,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和他谈了大半天,讨论他的计划。之后他说:「德鲁克先生,你不介意到这所学校担任教授吧?」
其实,他对《企业的概念》一书根本不以为然,而且相当排斥。然而,他并没有攻击这本书,只是视若无睹,当作世界上没有这本书存在,自己绝口不提,也不希望有人在他面前提起我的著作。威尔逊却把这本书当作圣诞礼物送给好几个朋友。斯隆说:「威尔逊先生,这点我做不到。你的朋友会以为你在帮德鲁克先生的文章担保。」斯隆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多本有关通用的出版品,《企业的概念》这本特别针对斯隆的政策及其管理哲学进行讨论的书,斯隆却只字未提。多年后,威尔逊才告诉我,斯隆想呈现给世人和我完全不同的看法,因此决定出版一本书,写他自己心目中的通用汽车公司以及他所扮演的角色。
在底特律以外的地区,看过我的书的人都认为我对通用相当友善,少有批评。但是,通用内部的人可不这么认为,大部分的主管都觉得我批评得太过严苛,甚至抱怨我跟通用有仇。我是批评了通用的劳工政策、对领班的待遇,以及他们的大部门比如雪佛兰和费雪不能做到分权等问题,并大胆建言,再过1/4个世纪之后,通用的基本政策必须重新调整——对他们而言,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说法。通用里的一个朋友半开玩笑地跟我说:「假如你是通用的主管,一定会被放逐到芝加哥的电机部门,和那个胡言乱语的家伙去作伴。」不过,布朗真的被修理惨了,比方说布来德利就跟他说,对于这么一本「有损通用」的书,明明可以封杀的,为什么偏要养虎为患?
这一点或许能解释斯隆对这本书的态度,他自己出马写书的用意就更明显了——在他的眼里,我笔下的通用并不是真正的通用。斯隆很少因为别人的意见和他不同而生困扰,但是斯隆认为我处理的题材不对。在这本书中,我无意间建立的是「管理的学科」,但对斯隆而言,重要的是「经理人这个职业」,也就是他在自己的书中所要表白的。
斯隆是属于「做老板」的一代。他在23岁那一年向销售咖啡、茶和雪茄烟的父亲借了5000美元,买下一家财务严重亏损、濒临倒闭边缘的小公司——凯悦滚珠轴承公司,自己当老板,不出半年就转亏为盈。斯隆透视到这家公司创办人的盲点:最新型、快速的汽车需要的就是该公司的产品,这可是一个可观的市场。原来的滚珠轴承是为火车头和铁路货运车厢设计的,用在汽车上并不合适,于是斯隆加以改良,为汽车设计出新的滚珠轴承。
斯隆本来是亨利·福特的供应商,在1916年把公司卖给一个新的汽车零件集团之前,他一直是凯悦公司推一的老板。转手之后,他成为那个集团的最大股东,1918年,这个集团又转卖给通用,因此斯隆就成为通用的大股东。
在那几年中,也就是在通用的早期,和他交往过的人,不管是敌是友,都欢迎他来做通用的老板,这些人卖掉自己的财产,以成为通用的「股东」或是「董事」,却不能做「主管」或是「经理人」,斯隆把通用交给「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这些经理人也得以获得一些公司的股票作为主管奖励金。同时,美国大企业也进行相同的变革,以前是「老板」、「资本家」的时代,现在则是让「职业经理人」来独领风骚。对斯隆而言,这是重大的改变,他也意识到自己是第一个真正专业的经理人,建立了第一个由专业人士来管理的大企业。
而亨利·福特还是停留在「老板」的阶段。斯隆于是明了为什么福特公司好景不再,特别是在福特执掌的最后20年,节节败退。沃尔特·克莱斯勒晚年也力图改变,希望自己的公司能从「老板自营」转向「职业管理」,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未能完成此一重大变革,斯隆因此了解克莱斯勒为何摇摇欲坠,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仅失去了向前冲的动力,也没有方向感。然而,通用由于有斯隆这个楷模,并有他的指引,终于成为一家「职业化」企业。所以,斯隆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后人讲清什么是「职业的经理人」。
《我在通用的日子》一书在全国大大畅销,可说是必然的,这本来就是一本精彩的著作。但是,这本书最引人入胜的论点,也就是「职业经理人」,斯隆在书中却交待得不够具体,有些事情他根本故意忽略不提。(他几乎做每一件事都有清楚的目的,并经过周详的考虑。这点也是。)
这本书可说没有人物可言,只有名字。布朗也好,威尔逊或是布来德利也好,都是因为谈到某项决策或计划,顺便一笔带过,斯隆对这些有血有肉的人,不加一个形容词,更别说赞美了。「朋友」这个字眼只使用过一次,是在提到沃尔特·克莱斯勒时,斯隆对他的个性虽然只是轻描淡写了几句,但已属例外。
斯隆也把自己隐形了。事实上,《我在通用的日子》书名有误,确切地说,该是《我领导下的通用》。主角是通用,而不是斯隆;斯隆只是写下一纸备忘笺的人、某个计划的发起人、主管委员会的成员或是和几个人一齐到德国买下欧宝汽车的人。其实,真正的斯隆是一个爱恨分明、做起事来专心致志、兴趣广泛,而且极其有趣的人——在书中却不留痕迹。正如前述,弗林特的通用技术学院是他花了无尽心血缔造的重大成就,他却完全省略不谈。他认为那是他「个人」的兴趣,和「职业」无关,因此逃不过删除的命运。他坚持不让编辑加入短短两页介绍家庭、童年和早期生涯的文章。一直到付梓的前一刻,他才勉强同意在这本满是图片的书中加入一张私人照片,上面是他的父亲、妻子、妹妹和兄弟。其实,他是个最顾家的人,和太太结婚50多年,一直恩爱如初。
斯隆多半把时间花在有关人事的决策上,在书中也没提到这一点,不把他那仔细研究出来的决策过程公诸于世;也没提到他对汽车安全的注重,他其实是汽车安全协会里最活跃的一员,也许只有眼尖的读者才会发现书中有一张相片,上面的斯隆正出席汽车安全协会的会议。他认为有必要把驾驶安全这一门课引进美国高中课程中,其重要性不下于建立通用技术学院。斯隆对工业安全的注重几乎到达走火入魔的地步,他极其重视厂房发生的意外事件,希望通用的厂房能做到「零意外」,这点也有丰硕的成果,却不见于书中的文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立下一个规则,凡是管辖区发生意外的领班,以及这领班的上属都立即停职接受调查,要是发生第二次意外,就得被撤职了。只有在第二次大战的那几年,领班工会势力日益强大时,他才稍微宽厚一点,不过自此之后,他不再多做让步。
这些事对斯隆「个人」来说都是非比寻常的大事,因此也就在书中省略不谈。斯隆认为「职业人」应该不能透露自己的兴趣、信念和私人生活,他得把这些和工作分开。对斯隆而言,对个人重要的,和专业是两码子事,完全牵扯不上。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外科医师不会因为自己精于盲肠的切割或是喜欢开刀,而割除别人的盲肠。他之所以进行盲肠手术,一定有诊断做根据,不得不如此。」斯隆之所以写作《我在通用的日子》,也是不得不如此吧。
人在管理理念中的地位
在前面摘录的内容中,彼得·德鲁克谈到了他们的分歧:
在这本书中,我无意间建立的是「管理的学科」,但对斯隆而言,重要的是「经理人这个职业」,也就是他在自己的书中所要表白的。
德鲁克和斯隆,他们在管理上,都是很有见识的人。然而,他们的管理理念,最终走向了两个方向。
这之间的核心差异,其实在前面我们摘录的部分,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在斯隆的管理理念中,人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而非鲜活的实体。因此他极力的避免,个人与职业之间有关系。
这正是工业时代管理理念的典型特征。管理作用的对象是「物体」,哪怕是人,这个人也是抽象的、机械的人,而非有情感、活生生的对象。
抽象到这个层次,才是可替换的。
这就像牛顿运动学,把各种各样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统一处理,而不管质点本身的特征。
这样一种抽象,在工业时代,单纯从生产力的角度,大体有效。然而工业时代各种严重问题,例如劳资尖锐的矛盾,跟这种抽象有很大关系。
人是有情感的、会疲劳的,只有机器是没有情感、不知疲倦的。工业化管理,本质上是把人抽象当作机器去管理。
然而在知识型组织中,这种抽象就很致命了。
因为,知识型组织中,人的个体、以及人和人的互动,是组织生产力的基础。而传统管理理念,把人抽象化了,对这一块,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解,那就更谈不上高质量的管理。
彼得·德鲁克,尽管在一开始,研究通用汽车,谈到大公司的运作。但他把人放到了管理中基本的位置,关注人(知识工作者)的个体生产力,从而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最伟大的管理学家。
半成品的知识型组织管理理论
知识型组织的理论体系,到现在还是半成品。
既然人是知识型组织管理的基础。那么,对人的理解能力、洞察力和培养能力,是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缺乏一套有效理解和影响人的理论体系。
通俗的说,这就是支持人的情商的知识体系。
很多企业领导者,他们的管理错误很低级,例如对权力、责任和能力的平衡这些基本概念,都缺乏认知。
原因也在于,他们缺乏系统化的、本质化的,对人的理解。因此管理决策很虚。
这就是倒追知识体系一个关键的贡献:提供一套情商的高质量知识体系,从而让企业决策建立在对人的洞察基础上。
另一个通用CEO
斯隆开创了职业经理人时代。
在他之后,另外一个职业经理人,成为了商界典范:通用电气的CEO,杰克·韦尔奇。
1981年,年仅45岁的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成为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在他任职的二十年,通用电气的市值由130亿美元到了4800亿美元,股东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20.9%。
然而,韦尔奇和斯隆有一个很大的差异。
韦尔奇在任时,通用电气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让公司的每个业务领域都能在市场上占据第一名或者第二名的位置,任何不能达到该要求的业务都必须整改、出售或关闭。
让公司每个业务领域都能占据第一名和第二名,怎么衡量呢,财务数据啊。
有个说法是运营商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养儿子,一种是养猪。
韦尔奇这个定义,明显是养猪的做法。能养肥的就养,不能养肥的就杀就卖。
并不是说养猪就不好,这也是一种商业风格。然而问题是,如果公司是这种评估,那么,跟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本质上就有了冲突。
因为要「最有竞争力」,一家企业就需要放眼长远,去做很多短期内未必有收益,而且可能失败的战略性工作,例如研发。
做这些战略性投入,是不能太计较性价比的,而是往战略方向去砸资源,一步一步来。
这样一来,短期财务数据,就未必好看了。
如果你要公司每个业务都占据一二名,否则就整改出售关闭。那么,谁去做长期战略投入呢?
那恐怕就只能是,为了短期业绩牺牲长远竞争力。
这就像一个学生,家长要求他每次考试,都要考前三名。那通常这种学生很惨,不停的要为短期目标挣扎,难以有时间打基本功。
从这个角度,韦尔奇就像一个考卷优秀的学生。而乔布斯,则是自己写了本教材,然后其它人一看,妈呀,这些知识点才是考试重点啊,来我们赶快学啊抄啊。
资本支配下的企业
斯隆管理下的通用公司,主业聚焦于汽车业务。
而杰克·韦尔奇的这个目标来看,其实通用电气的主业已经不明确了,而是以财务作为核心的驱动标准,把股价、股东利润等放到了首位。
如果说的通俗点,就是我们在什么地方最能赢最能赚钱,我们就做什么。
如果一个人这样说他的理想,我们认为是这个人层次不高,虽然这个理想没啥错误。那么,对于一家企业呢?
比尔盖茨的使命是「让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Elon Musk的使命是「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相比之下,韦尔奇的设定,看上去就缺乏高度。
大概这就是企业家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的差距,尽管都是CEO。
韦尔奇这种设定,其实是被资本驱动的,资本以自身繁殖为核心目标。对于上司公司,华尔街往往就代表了资本的意志。
很多上市后的成熟大公司,是Wall Street Comany,管理层往往对华尔街(股票市场)唯命是从,做事情首先要考虑这个季度财务怎么样啊,分析师会怎么评论啊,股价会怎么反应啊。
我觉得杰克·韦尔奇,是Wall Street Company CEO中的顶级代表。从财务指标的角度他做的非常好,然而在那个年代,他也是被过誉了。
即使从单纯的财务指标来说,也有比杰克·韦尔奇更出色的。
很大程度上,韦尔奇的名声,跟华尔街喜欢这种类型的CEO,有很大关系。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华尔街简直是如日中天。打破这个局面的,是硅谷代表的科技势力的兴起,以及金融危机的到来。
资本对人的物化
马克思讲过,资本会物化人。
当一家公司被资本支配,典型的特征就是会忽略人,无论是员工还是客户,只会关注财务上的数字,例如销售收入、利润等等。
什么时候资本会重视人呢?当人的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数字,资本不得不关注。
在资本支配的公司里,本能的会把人抽象化,更多的去考虑用管理手段去操纵数据,例如财务等等。
这样的公司,倾向于寻找能够符合他们要求的,执行管理任务的人。
好啦,经过MBA教育的人,有了基本的知识体系,例如财务、现金流等,是挺好的工具。
所以如果说早期,实业资本控制状态下,职业经理人更多的还是围绕主业。到后期金融资本驱动的时候,很多大公司里,经理人对业务可能都没多少了解,就在那里玩管理游戏和数字游戏,服务于金融资本的核心需求。
当然,因为他们脱离业务脱离人,很多时候都会把事情搞砸。然而对于成熟的大公司,往往因为老本在哪里,其实很多时候都可以干出数字来,哪怕搞砸了也未必反应出来,反正自己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了。
MBA名声的巅峰
在大企业盛行的时代,有两个行业,把MBA的名声,推向了巅峰。这就是投资银行业和咨询业。
顶尖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摩根斯坦利;顶尖的咨询公司,例如麦肯锡、BCG,它们招聘,往往是强调学历背景。要么是顶级名校的本科生,要么是一流学校的MBA。通常而言,对MBA的招聘,学校范围要稍微大一些。
这样一来,很多人就把读MBA,当作进入这两大行业的途径。
那么这两大行业,为什么这么火热呢?其实这也是时代的产物。
投资银行业不用说了,本身就代表华尔街。
而管理咨询业,它们的客户往往是大公司。管理咨询业在那个时代,代表了高层次的管理思想,为大公司服务。
整体来说,无论是投资银行业,还是管理咨询业,他们一个核心客户群体,都是大规模的公司。而这两者在形象上,感觉又不是单纯的服务角色,而是有比较高的价值感。例如管理咨询业指导大公司的管理,华尔街很大程度还掌控着大公司。
因为这两个行业服务于大公司,而且因为服务性质,定位高端,这两个行业中的顶尖公司,可以开出那个时代对大多数人可能是非常丰厚的报酬(除了IT行业),来吸引高素质的求职者,所以非常的热门。
然而吧,这些顶尖公司,其实选人,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那个MBA的学历,或者那个本科的学历,他们没那么看重专业知识。
反而是因为名校本身提供的筛选功能。
例如沃顿、哈佛商学院热门的时候,各种打破头疯抢。你能够进入这些学校,本身就已经是通过了筛选。
这些名校,除了保障人的基本素质,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为服务人员背书。
无论是投资银行业,还是咨询业,他们服务的对象,往往是企业的高层。
高层通常有资历,而服务人员往往可能很年轻,那么凭什么这些老资历会听你的呢?
专业服务行业,威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
那么,名校品牌,就是一种背书,是提升威信度的方式。
这样一来,MBA教育,就更带上了精英光环。
但盛名之下,它那个实质,不仅仅没有提升,貌似还更水了。
例如,以前MBA是需要实际管理经验的,后来是是个人都可以申请。
问题是,没有经验,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法理解。
最后,很多MBA项目,就搞成了填鸭式教育。听上去案例式学习高大上,基本经验背景都没有,指望几页纸案例就真的可以聊出什么东西吗。
MBA教育的衰落
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创造代替了生产,成为了社会创富的核心环节。
传统的大公司,依然是「生产流水线」导向,围绕「生产」优化。这些在今天依然存在,然而被边缘化了,难以得到高回报。
反过来,创新成为了社会的核心需求,而技术进步、以及工业普及,导致创造的成本降低了。
这就像十多年前,一流大学学生,很多人梦想进入投资银行,本质上是「帮别人上市敲钟」。现在时代变了,很多人觉得,哎呀我自己说不定开一家公司,可以自己去敲钟嘛,岂不是更好。
如何培养领导者、创造者,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已经超出了工业时代MBA教育的范畴。
归根到底,MBA兴盛的历史时代结束了,所以MBA也就衰落了。
同样的,管理咨询公司,也是大公司时代的产物,今天管理咨询业,也失去了以前的光环。
管理依然非常重要,但是它的核心理念,不再是工业时代意义上的那个管理。
这里面要补充一句,尽管如此,我觉得大多数人、大多数企业,其实连工业时代的管理精髓都没学到,需要补课。但这不是本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