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最宝贵的资产

让员工倒追你

要打造和执行让客户倒追你的业务,不是单凭老板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要有高水平的员工和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大多数公司,缺乏对高质量员工的吸引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 招聘阶段:难以吸引高质量的人选
  • 用人阶段:难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责任感,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

倒追型组织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让员工倒追你」,这意味着:

  • 招聘阶段:对高素质人选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 用人阶段: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服务与推动员工发挥出高度的能量,创造高价值

员工吸引力的5M模型

那么,到底如何判断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呢?我有个5M模型。

概要的说,员工在工作中,追求5个方面的内容:

  • Make money(赚钱)
  • Make meaning(有意义)
  • Make fun(有趣)
  • Make friends(高质量的关系)
  • Make breakthrough(突破性成长)

大多数公司,在这5个方面,往往都很平庸。而员工吸引力一流的企业,可能在2个方面以上,都出类拔萃。

一家公司,如果想要具备强烈的员工吸引力,那么,至少需要在1个方面,做到卓越。

这就像做产品,有一个非常强的卖点,才容易形成爆品。

例如虽然工作很枯燥无趣,但是给人一百万一年,很多人也二话不说就干了。

例如以前的阿波罗登月,虽然待遇不高,但是能够吸引一流的工程师,因为有趣、有意义。

而且,往往顶尖的人才,能够强烈吸引他们的,是金钱之外的因素。例如工作的乐趣和意义,自身的成长。

而钱,通常对于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基本的保障因素。

核心案例:微软公司

2018年11月28日,微软以8510亿美金的市值,超越8470亿的苹果,重新登上世界最有价值公司的榜首。

苹果和微软这两家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个人电脑时代的开创者,也是人类社会信息革命的开创者。

30多年的时间,几次时代变革,在竞争无比激励的科技领域,这两位,依然占据了世界最有价值公司的位置,可以说是一种奇迹。

在客户倒追标杆中,我们分析了苹果公司。而在本部分,核心的研究标杆,将会是微软公司。

之所以用微软公司作为标杆,有三大原因。

第一:微软公司,是信息时代知识型组织的经典。研究微软公司,更容易帮助读者理解,到底什么是知识型组织,如何运作知识型组织。

第二:在个人电脑时代,微软打造了一套吸引精英员工,在5M方面都做到一流的体系。一直到今天,当年微软的思路和体系,依然可以说是领先于时代。

第三:我在2004年到2006年曾经工作于微软。尽管当时的微软正在从巅峰期下滑,我依然亲身体验到了什么是顶尖的管理。因此,可以从一个员工的角度,分享具体的案例,帮助大家理解和思考,什么是高质量的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如何激励人的主动性。

比尔盖茨

1995年,比尔盖茨登顶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的登顶,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此前的世界顶尖富豪,大多数是诸如:

  • 工厂主,例如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 矿产主,例如石油行业巨头洛克菲勒
  • 金融家
  • 房地产商

而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工作者。

倒追产品

1995年,微软发布Windows 95。

Windows 95发布,引起了全球的抢购狂潮。很多人看见别人排着长队购买,自己连Windows是啥都不知道,也没有电脑,也跟着买了下来。

前面让客户倒追你,我们讲苹果和保时捷,大家相对有感觉。然而,微软公司的崛起,同样有一流的产品作为基础。

我们谈到苹果和保时捷,他们的产品线少而精。

微软成为世界第一公司,依靠两个产品:Windows和Office。

很长一段时间,微软都被称为Windows和Office的公司。

一直到今天,微软Office这个爷爷级的产品,每年都依然给微软带来十亿美金级别的收入。

如果说苹果的消费者产品,是高调引人注意。微软这种企业级公司,很多时候是闷声发财。但产品能力,都是非常的关键。

因为微软在业务上的成功,比尔盖茨也有了足够的资源,来打造他设想中的微软公司。这将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型组织的经典。

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比尔·盖茨有一句话:「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他的意思是,在竞争激励、变化莫测的科技行业,哪怕是顶尖的公司,拥有的竞争优势依然是短暂的。

就像在古代,恐龙曾经是地球上占据支配地位的物种,然而,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不能适应的恐龙,灭绝了。

比尔·盖茨这句话,估计很多人会认为是杞人忧天,或者无病呻吟。但诺基亚,应该会挣扎着爬起来点个赞。

比尔·盖茨认为,要让企业能持续的生存发展,就需要有面对变化、面对新的挑战,快速学习和改变的能力。而且这些新的挑战,很可能是未知的,超出原有的预期。

为了有这样的能力,企业需要高水平的员工。这些员工不仅仅能做好已知的工作,而且还能够在有未知的新挑战的时候,依然有能力去面对。

「能面对和解决未知挑战的员工」,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列出了一些基本的标准:

  • 聪明
  • 勤奋
  • 善于思考
  • 喜欢接受智力上的挑战
  • 有对工作和技术的激情

当时我研究微软公司,有个感觉,比尔·盖茨招聘的标准,不就是按照他自己的类型来的吗?

有次我跟同事吃饭,经理在饭局上,聊起说:「你们发现没有,微软招聘的人,整体来说比较像。」

然后当时我有几个同事,互相看了几眼,然后就笑了。

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既然要员工能够「解决未知问题」,那么落实到招聘中,就应该能够筛选出这样的人。

因此,微软打造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招聘体系。

在招聘时,微软的定位是「雇佣前1%的聪明人」。

微软看中的聪明,是「raw smart」,也就是不依赖于经验的大量强行堆积灌输,而是通用的、底层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的强大。

这就像学生,不是依靠大量的刷题强行刷出来的解题能力,而是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而后者,才是善于解决未知题型的人。而前者,往往只能解决经验之内的问题,对「老师没讲过、自己没看到过的」,往往未战先怯,一看到人就懵了。

比尔·盖茨认为,经验可以培养,然而这种纯粹的聪明,却很难养成。因此,公司宁愿招募聪明但缺乏经验的人,也不招聘缺乏应对未知挑战的潜力的人。

这里插两句嘴,我觉得,那个年代,如果微软要大规模招聘有经验又有潜力的人,也是不可能的。

在微软公司之前,尽管有软件的存在,但是软件都是硬件的附属品,很少有单卖的。例如IBM卖机器,那么附送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的业务模式,是单独卖软件,尽管他们不是第一家,但微软的成功,最终开创了独立的软件行业。而且带动了一大批软件公司,在微软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

现在软件工程师数量庞大,但那个年代可没有。

对微软而言,市场上有经验的高质量的开发人员/软件工程师,也没那么多,很大程度也只能靠自己培养。自己开的路,含着泪也要走完。

那么,面试中,怎么把这批「能解决未知问题的人」筛选出来呢?微软有一个很出名的方法,就是使用智力题。

智力题

微软的智力题,一般是这种画风:

1)西雅图有多少加油站

2)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3)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4)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 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 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5)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 有一顶。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帽子的颜色,却看不到自己的。主持人先让大家看 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么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个耳光。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

6)给你一个气压计,如何测出大楼的高度

其实这里面也有几种类型,但这个不是本书讨论的问题。

关键是,微软当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作为一个筛选手段呢?

这些问题,初看上去,往往是求职者觉得没见过、缺乏头绪的问题。也就是「未知的问题」。

微软想要测试的,正是一个人「面对未知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例如有些人,面对这种问题,会完全茫然,精神上就垮掉了,不知所措,觉得不可能解决。

而另外一些人,即使是有些懵,还是会尝试去梳理问题,建立框架。

还有些人,对这种「未知的智力挑战」有种本能的兴奋感,跃跃欲试。尝试各种思路,这条路不通,快速的继续思考换一种方式,看得出思路很灵活。这种人,往往更可能是适合微软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些题目,通常也可以考察人的逻辑分析、推理、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是,这种智力题的考察,重点是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而不是得出什么固定的结果。

集体决策的面试流程

当时微软的面试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有多轮一对一的面试。

前面几轮面试,面试官通常是用人部门的员工,也就是未来要跟候选人共事的潜在同事。然后是管理层面试,包括用人经理、经理的经理等等。

如果这个职位跟其它部门关系密切,面试流程还可能包括其它部门的同事。

在严格的时候,执行一票否决制度。也就是前面任何一轮被否决,那么候选人就不会得到录用了。后来招聘标准放宽,貌似也最多是两票否决。

这样的制度,意味着思路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可能合适的人选,会被否决。但是一个错误的人选,因为这种层层把关的机制,很难进来。

记得是不是比尔·盖茨说的话了,意思是,对于优秀的人,错过了很遗憾,但是他还是能得到其它好的机会的。而如果招聘了一个错误的人,对团队、对公司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另外一点,微软的理念,是「为公司招聘人才,而非为部门、项目招聘人才」。招聘的标准是这个人能否长期在微软工作,适合公司的需求。

所以要求也要严格。

权力与责任

微软这套面试机制,跟绝大多数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赋予了一线员工更大的责任和权力。

员工可以面试自己未来的同事,作出雇佣建议,能否决觉得不适合的候选人。

后来我在微软的第二任经理,上任后有段时间急于招人,甚至自己看了一些人选,想招进来。

然而,基于微软的面试流程,前面的员工面试,我的同事就直接打了否决,这样根本轮不到经理的面试。

员工权力,对经理形成了制约。避免了单纯因为经理的偏好,招聘进来不合适的人。

在大多数公司,一线员工很少有这样大的,有制度保障的招聘权力和责任。例如老板觉得一个人好,就招进来了。

当时很有趣的是,我的第二任经理,还去找我的同事,问他为什么没让候选人通过面试。

同事回答老板说:「理由我都写在面试报告上了啊。」

老板说:「我们部门急着用人,你可以放宽一点。」

同事说:「老板,公司让我面试,那我就是要承担责任的。我觉得这个人不行,如果说行招进来了。那他将来不胜任怎么办,到时候责任是谁的。既然公司给了我这个权力,那我就要为公司把好关。」

老板就被怼回去了。

同事私下跟我说:「我怎么能把人放进来啊。进来不能干活,老板过来说,人是你招进来的啊,你看他能力不够,你去辅导他收拾他的摊子吧,我能怎么说呢,只好认了。」

微软公司的理念,是尽量的赋予员工权力和责任,这两者是对等的。

例如让员工有招聘的权力,他也就有了对团队、同事的责任感。

很多公司,老板直接把人招进来。可能员工并不满意。招进来了,让员工去帮助这些新人,也很勉强。就像结婚不是自己选的,而是家长制定的一样。

大多数公司,员工没什么权力,那也就谈不上对团队、公司有多少责任感。

所以很多企业挺搞笑,一方面不给员工权力,各种限制;一方面要求员工对公司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从公司角度考虑问题,本质上就矛盾了。

赋权赋责赋能

比尔盖茨说:「人是最宝贵的资产」。

花那么大力气招聘聪明、热情的员工,是为了发挥他们的头脑、主动性。这样一来,自然的就需要让他们有更大的权力、承担更大的责任。

否则只是让他们出力,不是暴殄天物吗。

而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效行使权力、承担责任,那就要尽量的提升员工的能力。

三者综合,就是赋权赋责赋能。

这也是知识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和特征。

理念:人是最宝贵的资产
特征:赋权赋责赋能

围绕这一理念,比尔盖茨打造了微软公司。

让优秀的人为你工作

比尔盖茨还讲过一句话,说:「理想的职业生涯,是为优秀的人工作、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让优秀的人为你工作。」

大多数领导者,大多数公司,他们最终是「与平庸的人一起工作、让平庸的人为你工作」,很难成事。

以我在微软的经历,感触很深的是,从员工的角度,我感受到了「为优秀的人工作、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大概从比尔盖茨的角度,他应该是感受到了「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让优秀的人为你工作」。

这是比尔盖茨打造微软公司,与大多数组织的核心差异。

知识型组织,需要让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要让优秀的人为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