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成功路径

核心知识点:客户成功路径

在前面我们谈到,让客户倒追的组织,在业务上,呈现「销售-关系-产品和服务」的倒金字塔。

这是业务上整体结构性的特征。

然而,到底在流程上,如何实现让客户倒追呢?

按照过程质量原则,我们需要通过一套高质量的让客户倒追的过程,来实现对客户吸引的结果。

这就引出了「客户成功路径」的概念。

案例:求职培训的倒追销售流程

在保时捷项目之后,我开始尝试系统化的应用「让客户倒追」的理念,展开商业活动。

这个实践,从求职培训领域开始。

先看求职培训项目的销售流程。


这个项目有两个培训产品:Excel课程和营销课程。

这里可以看到,前面的5个步骤,侧重点并不是直接销售,而是帮助目标群体,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因为我的目标群体是正在找实习的大三学生,通常他们面临的挑战就是面试被鄙视。所以我的第一步,是给他们面试误区评测,让他们快速了解到问题在哪里。一旦完成评测,还会发送给他们进一步的面试邮件教程,帮助解决当务之急。

接下来是营销的重头戏:电子书《大学生,让雇主倒追你》。

如果看一下网上的面经,往往思维方式都是「追雇主」,教人们怎么去表达自己的诚意,怎么向雇主展示自己的兴趣。其实求职也是营销,重点还是在于反向思考,就是如何激发客户强烈的兴趣。

所以我的这本书,第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到底什么东西是真正能够吸引到目标雇主的,这才是努力的方向。书当中的例子也很具体,涉及到面试的关键问题,例如什么是你最大的弱点?如何谈薪资?如何做面试自我介绍?

这本书的质量应该算是非常高,我收到不少人的反馈,告诉我说看了这本书之后,改了他对于求职的看法,还推荐给了其他人,比如同事、朋友、男朋友等等。

同时,这本电子书其实也是我销售培训课程的主线。因为如果学生要吸引雇主,核心还是一流的工作技能,毕竟企业招聘实习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干活。当学生意识到「让雇主倒追你」才是问题关键时,他们也就提升了对与我的培训课程(Excel/营销)的价值认知。

所以比较自然的有一些学生,然后看完这本书就直接找我了,信任已经有了,价值认知也具备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

在电子书之后,接下来我发布了一个免费的简历写作课程,后来放到了网易云课堂上。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职业选择的指南。我的主打思想是「选择你想要的工作和生活」,一方面是鼓励他们追寻自己的目标,另外,如果他们希望寻求高质量的工作,我的培训产品对于他们而言就更重要了。要找平庸的工作,不费力也大概能找到的。

其实销售这事情,和婚恋很像。让客户想和你「结婚」,首先让恋爱期足够甜蜜,让每次沟通超出对方的期望。购买尤其是比较大的购买,很多时候和婚姻一样,是严肃的事情。前面的体验足够好,对方才会憧憬未来。

总结一下前面的销售流程,从面试误区评估到职业选择指南,我的重点都是在「恋爱」,而没有「逼婚」。当然这个过程中,顺便会加入产品的营销。因为每一个环节,其实对于潜在客户都是有直接收益的。所以对方比较愿意跟着走下去。如果每次沟通你都在卖自己的东西,而没有提供价值,客户就不陪着你玩了。

客户成功路径

能够激发客户强烈兴趣的倒追流程,绝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于对客户成功的深刻洞察。为了设计高质量的销售流程,你需要首先做的一件事情,是找到客户成功路径。

下图是我的求职培训项目,所定义的客户成功路径:


客户并不是为了买产品而买产品,而是为了实现他的特定目标。例如我的求职培训项目,学生一个典型的目标是:得到一流公司的录取通知,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到底怎么做。而客户成功路径,就是在客户的现实和梦想之间建立的桥梁,你就是将客户带向成功的向导。

所以我们上面的图,就是给目标客户的一个规划,按照这几个步骤,一步一步走下去,他就很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找到客户成功路径之后,通常来讲我们可以把这条路径分为三个部分:


最左边的部分是免费服务,也就是我们销售过程的主线。例如求职的大三学生,他们通常的问题就是:找工作简历石沉大海,面试不知所云。所以我 们第一步,直接切入他们的当前困扰,帮助他们理解面试误区。接下来,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提升他们的视野:从追雇主到让雇主倒追。再解决简历问题。

经过这样的设计,我的销售过程,其实是客户走向成功的过程。这就是客户为什么愿意走下去的根本原因:符合他的核心利益。换句话说,和我们的每一次交互,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

但是免费服务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收费产品的责任。例如我的培训产品,解决「一流工作技能」的问题。

但是卖了产品还没完,通常来讲,你销售出去产品并不代表客户就实现了他的目标。例如参加了我的Excel培训课程,并不等于他马上就得到一流公司录取通知。客户还要去寻找一流公司的实习,有了这样的实习作为铺垫,再去求职公司就会容易很多。而这些客户的后续步骤,就是你的增值服务点所在。

例如参加我的Excel培训,可能给他一个免费服务:帮助他们把简历推送到50家一流的公司里面,因为公司也需要Excel出色的实习生。这样,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价值。

让客户倒追并不是玩弄技巧,而是真正从帮助客户成功的角度看待问题,把这个理念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销售即服务

通过求职培训项目,我意识到,让客户倒追你的关键,是打造一条帮助客户成功的路径。只要客户跟着你走,一步一步的,就很可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成功。

这样一来,客户选择你,就是自然的事情,因为这是符合他们利益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就实现了对客户的领导,因为这个过程,是企业在把控,而不是随机的跟着客户的想法走。

而所谓的销售,无非是客户成功路径(服务流程)中的前端环节而已。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销售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且体系化的跟后端产品联系到一起。

今天很多公司,销售不力,我觉得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他们的销售工作重点,不是为客户服务创造高价值,而是单纯的想为公司的利益,去卖钱。这是很难的,也是资源的浪费。

高价值产品/服务的体系化

回顾我们前面的价值-价格矩阵:


高端品牌,不做低端产品,也就是说,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在三个高价值区位。

当我们聚焦于客户的巨大成功,真正实现了一条客户成功路径时,通常情况下,就已经有了一个高价值产品/服务的系列。

例如在我的求职培训项目中,我有:

1)面试误区评测(免费)
2)电子书《求职者,让客户倒追你》(免费)
3)视频课《5步写出1秒打动HR的简历》(免费)
4)职业选择指南文章《大学生如何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免费)
5)培训课程:Excel实战培训、倒追营销课培训(收费)

前面的几个,虽然不是收费的,但其实依然是产品/服务体系中,关键性的环节。属于高价值-低价格(都免费了,价格为零)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免费产品/服务作为前端,完成了销售工作,建立了与客户的深度关系,让后续产品的销售变得自然和轻松。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很多企业的问题在于,他们的产品/服务质量不高,而且从体系上看比较零散,很难聚焦于帮助客户系统化的取得成功。

其实,如果问很多公司和业务人员:

客户想要的成功是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获得想要的成功?

通常他们都回答不出来,或者很模糊。

产品/服务/关系/销售的杠杆化

杠杆化,是用更小的力,撬动更大的物体。

如果都是1对1的对客户提供服务、进行销售,人力成本是非常高的,也难以控制质量。因此,对产品和服务的杠杆化,是非常的重要。

例如,内容营销,就是在产品/服务/销售环节中,至关重要的杠杆化手段。就像我在前面求职培训项目中,发布的评测、写的电子书、做的视频课,这些都是属于一次性投入,持续的可以服务客户,带来新客户的产品。

然而,尽管今天,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很多杠杆化的工具,但大多数企业,缺乏成就客户的意识,以及杠杆化意识。例如企业还是严重依赖于1对1的销售工作,却缺乏高质量的内容营销;或者哪怕有个公众号,发出来的都是色狼式的自我介绍,却没有什么好的、服务于客户的分享。

客户群体的聚焦

帮助客户取得巨大的成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在客户选择上,进行聚焦,才能穿透。

我以前做求职课程,一开始是「面向所有求职者」,因为简历、面试这东西,是几乎所有求职的人都需要的呀,而且问题也很普遍。

然而这样做,结果就是发现,大学生往往难点在于没有工作经验;有工作经验的,难点在于如何梳理经验;而工作后技术类的人,和非技术类的人,又有很大差异。

尽管都要写简历、去面试,但是如果要帮助他们真正实现「拿到好的工作录取通知书」,要做的事情,却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大学生要帮他们快速的掌握工作技能,工作经验的人,要帮他们从工作中梳理出各种亮点,学会呈现。

工作的人,的确往往他们的职业素质、工作能力也有欠缺,但这个却行业各异,很难统一解决。

如果我要做一个针对所有的人简历课、面试课,那么往往只能取交集,这样针对每个群体都做到极致。

而一个「针对所有求职群体」的成功路径,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到最后,我定位在一线城市的求职大学生,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设计成功路径、出产品,得到高度的评价。

写到这里,我顺便到网易云课堂,看最近简历课有什么点评,看到最近一条是这样的:

老师讲的干活满满,又不会很虚,全是例子,说实在话,这课程免费有点不值,谢谢老师

让用户觉得超值,这就对了。哪怕是免费的,也要有高价值。

低端客户群体 vs 高端客户群体

在价值-价格矩阵中,谈到要做「高价值-高价格」区位,大多数老板本能的反应就是两种:

  • 不可能
  • 太难了

现实是,有些时候,可能高端产品,比中低端产品更好做。当然前提还是,你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基础。

这个现实的原因在于,有些时候,做高端产品,其实是在选择高端客户群体。

而高端客户群体,通常来说特征是购买力强、认知水平高、愿意为打动自己的卖点支付高溢价。

反之低端客户群体,则是购买力弱、认识水平低、不大愿意或者缺乏支付能力来付出高溢价。

低端的群体,在购买时,往往关注「性价比」。因为他们购买力有限,往往购买产品需要满足多个场景需求。

例如买车,低收入家庭买车,要考虑买菜、要考虑带娃去玩、要考虑上班,这些多个场景的需求,于是针对这些用户群体的车,在产品设计上就比较复杂,要考虑各种平衡,还有价格限制导致的成本因素。

反过来,如果是高帅富家庭,买辆法拉利,不会想着要去买菜,也不会想着要去带娃郊游,只要在特定的点上吸引,就可能买单了,也愿意付出很高的价格。

场景简单、用户群体简单的高端产品,很多时候可能要比场景复杂、用户群体复杂的中低端产品更好做。

像iPhone这种,是针对很多用户群体做出来的高端产品,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在专业化产品与服务领域,很多时候选择一个高端用户群体,可能利润也就不错了,还能支撑下一步的发展。

而另外一点在于,在专业化产品与服务领域,客户的认知水平很重要。教育客户的成本可能非常高。高端用户群体,很多时候更能认识到产品价值,或者比较简单的教育就可以认识到。而低端用户群体,可能教育他们从商业角度,就是不划算的。

专业服务的大坑:为低效率企业做定制服务

在企业软件领域,有一个原则,我觉得在很多时候都适用:

可以为高效率公司,提供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服务;
也可以为低效率公司,提供标准化产品;
但不能为低效率公司,提供定制化服务。

道理很简单,一家公司效率如果低,往往他们的问题很多,你哪怕投入了很多个性化服务资源(无论是售前的、产品本身的还是售后的),也未必能够有效的帮助他们成功。而因为他们的低效率,通常也缺乏意识和能力去为你的个性化服务买单,甚至支付高溢价。

当然,如果你的定制化服务完全是技术型的,例如软件功能设置就可以定制,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这个又变成标准化产品了。

建议:先考虑高价值-高价格区位

大多数人,选择市场本能的想从中低端做起。然而,我的建议是,通常情况下,对于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应该考虑首先选择高端客户群体,进入高价值-高价格区间。

从这个角度,才会逼迫你去思考什么是高度的价值,到底客户渴望的成功是什么,如何真正帮助他们达成他们的目标。

而直接定高价格,这是确保你真正却寻找高价值。反而一开始就在价格上妥协,往往是缺乏对价值创造能力的自信和坚持。

而在高价值-高价格区间获得的利润,才容易支持企业持续的发展。无论是开发好的产品、吸引出色的员工,都是要钱的。

有些时候,因为企业都忙着去做低价值竞争了,可能反而高端细分市场,没有多少对手,甚至做起来也未必困难。

如果一开始就从高价值-高价格去思考,哪怕最后降低要求,往往也要比一开始就从做低价值产品思考要高。

这就像如果定位是考清华北大,往这个方向定位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最后哪怕考不上这两所,考个985还是挺大概率的。反过来,一开始定位是考二本,二本能否考上也是个问题。

目标太低,就很容易局限在现有思维里面。

客户成功路径:战略和战术级别

客户成功路径这个概念,应用非常广泛。

概要的说,如果我们是要做影响人的事情,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客户,要流程化,通常就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对方成功。你要影响对方,对方就是你的客户。

例如做一个演讲,听众就是我们的「客户」。那么他们的A点是什么(当前状态),B点在哪里(成功描述),我们的演讲,如何一步一步引导用户从现状走向未来。

大多数人,从来不考虑要让对方如何成功,只考虑自己怎么弄,所以效果很低。

客户成功路径,其实是提供了一个机制,让我们从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把我们的工作流程,打造成推动他人成功的过程,从而自然得到对方的支持。

前面我们谈的求职培训案例中,客户成功路径,是战略性的流程,跨越了销售、关系、产品和服务的多个环节。

下面我分享的案例,更类似于一个战术型的流程,是面试场景(面试也是销售)的流程设计,同样基于客户成功的理念。

3步面试流程:让雇主倒追

我在做求职培训的时候,有一个学员,来自于上海一家不知名的二本院校。在参加培训后,他拿到了各种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最后进入了耐克实习。

当时我基于倒追理念,设计了一套面试流程,这套流程分为3个步骤。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非常简单,两句话:

我是AAA,来自BBB学校,我的Excel做的又快又好。看到您们的实习招聘,要用Excel做报表,这是我做的一些报表样例。

然后他立马递上几张Excel报表的打印版,看上去就很专业。

2)演示Excel技能

通常这时候,面试官看到报表,都是眼睛一亮。然后他立即说,「我还会用Excel设计全自动的工具,一遍输入数据一边可以实时更新报表。我电脑带来了,可以演示一下吗?」

面试官都说好。

然后他就打开电脑,开始演示做的工具。一遍输入数据的时候,屏幕上的饼图就实时更新,高度的自动化,看上去很酷。

这时候面试官一般就震惊了。

3)反向筛选

演示完毕,要对面试官进行反向筛选。要提对雇主的要求,例如说:

我是希望能够在公司里有做数据分析的机会,这样可以训练自己的能力;另外,也希望团队的环境简单,同事友好而不是勾心斗角,不知道您们这里是不是这样。如果太复杂,我想就不大适合我了。

大多数求职者,都是本能的表达对雇主的兴趣。然而这里,我们却是反向来筛选雇主。一下子档次感就出来了。当然,前面两步的价值塑造,是基础。

这时候面试官通常就反过来,跟他说我们这里环境挺友好的呀之类,开始争取起他了。

人类有犯贱心理,别人主动贴上来就觉得低价值,反过来自己争取,就觉得价值高。

基于这套流程,他通常10分钟就搞定面试,而且不会有诸如「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呀」之类的面试问题,一套流程打天下,简单轻松。

过程把控

孙子兵法云: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也就是说,善战者,他们能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以我为主,调动他人。

反过来,不善战的人,往往没法掌控节奏,不能自主,被他人调动,疲于奔命。

我们就从面试,这个常见的销售场景来讲。

大多数人,求职的时候,本能就是等待面试官问问题,问一个回答一个。他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个有什么不妥。

这就像踢足球赛,世界冠军,并不是全场让对方射门20次,然后全都扑出来的球队。牛逼的球队靠的不是被动的堵枪眼,而是把握控球权,掌控比赛节奏,避免对方威胁自己球门,通过控球给自己创造各种射门机会。

在足球赛中,哪怕是相对弱的球队,如果能够坚持自己的节奏,不被带偏,强队要赢他们也不容易,甚至可能被翻盘。

从大多数人的面试习惯,就会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对「把控过程」这个超级重要的事情,有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在这方面升级。

而在前面分享的3步面试流程中,则是我们把控了面试过程。全程按照我们设定的节奏走,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避免各种难以回答的面试问题。也即是说,让战争在自己设定的战场上打,自然成功率就有了保证。

规则掌控

有句话叫「顶级销售卖标准」。顶尖的品牌、顶尖的销售人员,他们往往是销售中,规则的掌控者。

规则有两种:过程规则和结果规则。

前面我们谈把控过程,例如案例中的3步面试流程,其实是在设定沟通的「过程规则」。

而像在招投票项目中,往往要影响评审委员会,把对自己有利的选项放进评分标准,还要加大权重,这些是在影响「结果规则」。

很多广告词,诸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收礼就收脑白金」,其实都是在尝试树立消费者购买时的「结果规则」。

色狼思维驱动的销售人员,往往想要强行把控规则,例如强行刷话题。然而这很容易招致客户的强烈反感和抗拒,导致失败。

好人思维驱动的销售人员,则是彻底放弃对规则的掌控,由着客户说了算。这样一来就非常的被动,老是被牵着鼻子走,先别说能不能赚钱,首先就疲于奔命。

而要做到让客户倒追你,那么就需要把「掌控规则」作为关键任务。很多时候,这种掌控是隐秘的,在客户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完成的。例如前面的面试3步流程,客户不知不觉就跟着走了,放弃了他们自己的那一套。

成就客户

为什么客户愿意跟着走呢?这就涉及到倒追营销的一个基本理念了:

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引导客户主动选择你。

例如面试,面试官有两个需求:

  • 招聘到适合的人选
  • 越省事越快完成任务越好(几乎没人有兴趣天天面试)

那么我们的面试流程,其实是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需要,因此很容易得到客户(案例中是雇主)的配合。

在销售工作中,普遍容易犯的错误是「展示自己」。例如一大堆的自我介绍、公司介绍、产品介绍,往往想要「显得有价值」。这是典型的色狼思维的反应。

销售即服务

克劳德·霍普金斯,现代广告业的奠基人之一,说:

所有好的销售术,无论是写在书本上的还是个人经验,都是建立在某种吸引人的服务上的。

大多数企业的销售流程,都难以打动客户,甚至被客户强烈抗拒,本质上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却没有什么高质量的服务。

让客户倒追的成交过程,是对客户提供的具备高度吸引力、高价值的服务。就像前面的面试流程,针对雇主想要「快速识别优质候选人」的需求,提供了简洁高效的服务。